内容详情
父母的劳动节
五一节回老家,发现家里的门紧锁着,赶忙打电话,一连打了三次还是无人接听。前院的大娘告诉我,父母去东岭种花生了!
我驱车沿机耕路来到东岭,看到岭上一些父老乡亲正在三五成群地浇水种花生。他们用三轮车或农用手扶车拉上水和工具来到地里,开沟、浇水、点种、施肥、起垄、荡平、喷除草剂、覆盖地膜,八九道工序哪一道都是结结实实的功夫活。当然,最理想的是五六个人一组,各司其职,一条龙作业,互不耽误。这些看似简单,其实干起来繁杂的农活,考验着每一个人的体力与耐力。播种花生是季节性很强的农活,为了不误农时,从天明出坡到天黑,乡亲们除了吃饭以外是不会休息的。即使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天下来也是累得筋疲力尽,甭说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而且播种时来不得半点偷懒,如果有一个人慢了就会影响到整个进度。虽说现在有了小型花生地膜覆盖机,然而面对崎岖的山地,机械作业还是无能为力。
我老远就看到父母,一个开沟浇水,一个下种,母亲拉地膜,父亲盖土,在地里忙活着。一辈子要强的父亲此时已步履蹒跚,一辈子唯恐落后于人的母亲也已累弯了腰。看到父母干农活时行动迟缓的样子,我顿时想起10年前父母干起活来还是那样矫健敏捷,没想到仅仅相隔10年之后就已判若两人。我走到地头,只见父母脱下来的上衣放在堰边上,衣服上面放着手机,父母正在地的那头劳作,我明白电话为什么打不通了。我赶忙走到父母面前,劝说他们:“今天是五一劳动节,该休息才是啊!”可父母却说:“庄户人哪有什么节啊,节气就是命令,此时下不了种,秋后收啥?”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与土地为伴,一辈子没出过大山。年轻时正好经历物质匮乏时期,经年累月繁重的体力劳动伴随着饥饿,使得父母落下了一身的病根,病痛发作时才去医院拿药打针。当我敦促他们去城里大医院检查治疗时,父母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以各种理由拒绝,并说人哪有这么金贵,挺一挺就过去了。但我心里明白,以往过惯了穷日子的父母,还是怕花钱啊!
我曾劝说父母到城里来住,也好有个照顾。可父母坚决不肯,说住不惯钢筋水泥的“笼子”,而且邻里之间又不能串门,互不往来,受不了这种寂寞,不像农村,邻里之间像是一个大家庭,有事无事可以常来常往,串串门拉拉家常。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父母就是这么勤劳简朴。只要喘息就要劳动,这就是父母这辈人的人生信条,土地是他们的天,土地是他们的命,劳动就是他们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