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度思维 提升数学素养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聚焦深度思维 提升数学素养

■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周小花

深度思维是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相互评价与呈现自己的创造过程。学生的深度思维体现在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勇于探究、敢于质疑,对问题有批判性的见解。随着课堂教学的升级,需要深层训练学生思维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形成。

问题下的积极参与。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发现学习活动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向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强烈的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源泉,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深度思维的起点。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揭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漏洞”,把学生逐步引入发现问题的轨道,使学生发现并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猜想下的独立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数学家发现数学结论的过程,是一个凭借数学直觉,提出各种猜想,进行探究验证,揭示知识规律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自觉地发现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发现知识的规律,巧妙构造某个数学对象,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找出解题的多种途径,锻炼自己的思维。

开放下的创造学习。开放式学习是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重要载体,它能启发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深究问题,并在探索活动中运用新的方法去“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用设计好的现成教案来束缚学生,要大胆开放,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点展现自我和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多一点创新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促进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

追问下的深入探究。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查问,教学过程中有效追问是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途径之一。有效追问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课堂追问应该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教师要抓住学生认知的困惑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不断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反思下的批判质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下的批判质疑,是培养深度思维的桥梁。反思下的批判质疑能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新知的矛盾、疑问,再引导他们通过推理,摒弃错误,发现真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