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
■泰州市姜堰区桥头初级中学 刘元平
学习自疑问开始,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观察问题,都需要一定的质疑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怎样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问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谈一点体会。
借助数学阅读,激发学生提问。科学上的许多发现都是先进行猜测质疑,而后加以验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即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结构特征、数据特征、图形特征等方面的细心观察、分析来提出问题。数学阅读是一种主动式阅读,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要求学生手脑结合,在适当的地方通过思考或推演,主动预测或概括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结论。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思考、自我提问。
基于生活实践,启发学生提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利息、税收、折扣、中奖、分期付款等常用名词中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很大的裨益。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报刊、电视报道中的某些疾病的感染率及分布状况等。教师在平时结合所教内容,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提供给学生以示范,让学生从模仿提问开始,继而能独立地、创造性地提问。
感知发现过程,引导学生提问。数学中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蕴藏着深刻的思维过程,而现行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和推导过程,缺少定理的发现过程,而发现并能够提出问题,比论证问题更富创新意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观察、试验活动中,进行比较、分析、猜想、归纳,根据前人走过的创新过程,引导学生再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借助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提问。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做”中“学”。学生的动手活动,也就是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为了得到问题的结论,我们常常可以先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实验,通过“量一量”“比一比”“试一试”,让学生亲自剪、拼、折、量、摆、画,继而观察、比较、体验,从中发现规律,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笔者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长度分别为14cm、6cm、8cm、11cm的4根木棒。上课时,让学生用其中的3根拼成三角形,并把能拼成三角形的3根木棒的长度记录下来。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数分钟后,几种拼法都找到了。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了“能拼成三角形的3根木棒长度有何特点”“在三角形中3边满足怎样的关系时才能构成三角形”等一些问题。
综合归纳知识,引发学生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归纳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提问,从而加深学生对命题的理解,并发现一些新的联系和规律。例如,在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之前,笔者先把命题设计成一个习题让学生去思考、猜想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提问“当一般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满足什么条件时,连接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分别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使学生获得对四边形的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