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改革铺设良好土壤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为深化教育改革铺设良好土壤

■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 金海清

我省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体现了教育部门的为民情怀,适逢其时,很有必要。作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我们认为推动落实高考综合改革,既要站在高考改革自身立场,更要跳出高考改革本身,从更大广度上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从更大宽度上为改革铺设良好土壤。

“三个需要”

是正确理解的关键

国家发展的人才需要。选科评估与指导的目标是保证选考首选科目比例与各再选科目比例趋向合理。这里的合理,就是选科比例要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结构需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类高素质人才支撑,需要我们按照要求做好高中选科指导。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有丰富的学科素养支撑;学生要学有所专,实现个性成长,需要有所侧重的学科素养支撑。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基本实现了对这两个支撑的有效推动,可以看作是对学生立场的最好兼顾。如果充分尊重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就不会出现单一选科过于集中或比例失衡的现象,这就是持续开展选科评估和指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是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必需选择。

构建“适合的教育”的需要。“适合的教育”要把学生的选择和社会的选择作为考虑的第一因素。高考综合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然要求每个系统“调适到位”。我们深入学习思考,就不难发现其旨意就在于以综合改革为关键推手,形成面对当下、面向未来,兼顾满足“学生选择、家庭意愿、学校特色、社会需要”的教育生态。

“三个引导”

是有效落实的保证

引导学校改变育人方式。育人方式变革,本质上是育人理念的变革,直接影响到高考选科等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这方面有三个重点工作,一是通过特色学校(项目)创建,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二是通过细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三是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转变教师育人观念。

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解决选科失衡等问题的重要保障。在本轮高考综合改革之前,我们就开展了大市范围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项目,在省内率先建立了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全市共有30所以上学校建立了市级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这些举措,帮助高中学生将当下学习和未来发展、学科选择和职业理想进行了高度关联。

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教育改革,永远不可能只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在我省本轮高考改革开始时,我们就开展了大量宣传工作,在做好校长、教师宣传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对学生及家长的政策解读。我们通过市、县(市、区)及学校三级家长学校,对家长广泛开展舆论引导,适度进行分科预估摸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人才观的社会“先声”,为改革做好思想准备,有效保证了全市物理、历史选科均衡,化学选科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