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山:国防教育的奋斗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王泽山:国防教育的奋斗者

他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又先后获1996年度、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去年,他再次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泽山。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每年有一半时间守在条件艰苦的实验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用他的话说,“生活被科研幸福地包裹着”。

1935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幼年时镌刻在他记忆最深处的就是“不做亡国奴”。当时,东北民众被强迫接受“伪满”教育,但他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经常悄悄教育他“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透着家国情怀的使命与担当,在他幼年时期就已埋下了种子。1954年,他毅然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攻读当时学校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他是全班唯一主动选择该专业的学生。1960年本科毕业后,王泽山进入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炮兵工程学院工作至今,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率领团队在我国火炸药领域辛勤工作60余年,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系统地研究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提高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研究提出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资源化再利用,降低了公害,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荣誉满身的王泽山,始终未停止奋斗的步伐,在退休之后的20多年间,他运用自己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发射药装药理论,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王泽山始终不忘献身国防的初心,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精神,至今仍坚守在火炸药这一艰苦、危险领域的第一线。

治学60余年,王泽山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科技基金奖”特等奖等,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信楷模”、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江苏“时代楷模”等称号。以身许国、一辈子献身国防科研的王泽山,正以“永远不知疲倦”的忘我姿态,继续书写着奋斗者的人生。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