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想买玩具,先放进“购物车”

■明 天
我每次带儿子出门,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他只要在商场里看见喜欢的玩具,就一定要买,即使家里同类玩具已经有很多了。
那天,我在网上购物,看到了中意的商品,就放进“购物车”。6岁的儿子很惊讶:“妈妈,你要买那么多东西吗?”我告诉他,人有的时候会冲动,一开始什么都想要,可是过两天,可能就不想要了。“购物车”的作用,就是让人购买前先想一想。
儿子长舒了一口气:“幸亏有‘购物车’,要不你把钱花完了,就不能给我买玩具了!”
我灵机一动,乘机和他“约法三章”:“以后你看到喜欢的东西,也先放到心里的‘购物车’中,过两天再想想是不是真的要买。如果过两天还想买,我就给你买。”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我们去逛商场,看到奥特曼玩具,儿子又挪不动脚了。我说:“你可以好好看看,但是今天不买,要先放到‘购物车’里。”儿子恋恋不舍地放下,反复问我说话算不算数,我说我一定会信守诺言,儿子这才放心。我们继续逛,看到一个智能小黄鸭,儿子又被吸引住了。一路逛下来,儿子心里的“购物车”装了不下十件宝贝。
两天后,儿子告诉我:“上次看到的玩具都不好玩,我现在只想要一个电动滑板。”我说:“好啊,不过也不能着急买,你得先放到‘购物车’里。”又过了两天后,儿子说:“妈妈,我还是想要电动滑板。”于是,我爽快地给他买了。
生活中,孩子面临着太多太多的诱惑和选择,作为家长,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强硬地拒绝孩子,只能适当引导。这种引导会帮助孩子认知自我:我到底要什么,什么对我是最有价值的。
本版插图钱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