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新安小学:跨越八十四载的红色传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淮安市新安小学:跨越八十四载的红色传承

■本报记者 王频 通讯员

项生 周永飞

“国难当头,新旅团员们不惧生死,勇敢地站出来宣传抗日救亡……”日前,记者走进淮安市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小讲解员李沁菁绘声绘色地向记者讲述新安小学的创建故事。

新安小学是陶行知先生为实践其“生活教育”思想,于1929年创办的实验性学校,也是著名的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

1935年,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同年10月,新安小学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的带领下,抱着“讨饭也要宣传抗日”的决心组成新安旅行团,踏上修学旅行、宣传抗日的漫漫征途。团员们“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历经 17 年,行程5万多里,用卖报纸、放电影、教唱进步歌曲、演出剧目、街头演讲等方法自筹经费,践行生活教育,宣传抗日救亡,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路上,新旅团员们破除先生和学生的界限,采用陶行知倡导的“小先生制”开展学习,即会的教不会的,大的教小的,高年级的教低年级的。如此一来,师资匮乏的问题解决了,且这种为教而学、“即知即传”的方式把知识变得无处不在。17年间,新旅团员们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在生活中实践、创造,从中习得阅读的能力和思考的方法,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道。在无固定校舍、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教材的困难环境中,诞生了一大批横跨政治、军事、科技、文艺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如著名画家肖峰、核潜艇设计专家钱凌白、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姚锡华等。

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新旅精神,擦亮红色德育品牌,新安小学确立了“学习新旅精神,争做新时期‘小好汉’”的育人目标,明确了新时期“小好汉”的时代内涵——会阅读、善思考、能自主、有担当。

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在校园应时而建。为了培养学生们自主自立的精神,学校借鉴新旅育人方式,从三、四、五年级各中队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小讲解员队伍。经过刻苦训练,小讲解员们个个成了新旅专家,他们出色的讲解受到社会各界来宾的称赞。团中央一位负责人参观后由衷赞叹:“真是小讲解,大舞台!”

小讲解员们还主动要求到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义务讲解,体验专业讲解活动全过程,并主动与友邻场馆讲解员交流学习,提升讲解水平。2006年10月,该校“新旅小讲解团”获省“红领巾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小’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该校将新旅历史纪念馆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本土基地。校少先队以纪念馆为依托,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学新旅”活动,如将参观纪念馆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开展新旅团庆日活动及新旅主题队会;举办寻访旧址、新旅探秘、红歌赛、重走新旅路、走访老团员等创意活动,在游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新旅前辈,争做新时期“小好汉”。

“跨越八十四载,新旅精神已经成为新安小学学子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新旅文化让学校办学有了鲜明的方向感与使命感,让儿童的成长有了自己的定位和表达。”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