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一个新教师的成长“加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常州市博爱小学:

为每一个新教师的成长“加速”

■本报记者 陈宇豪

11月14日下午,常州市博爱小学举行了“基于儿童 本色课堂 演绎博爱”教学展示活动暨学习社区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本色课堂”就是博爱小学师生风采展示的重要舞台之一,同时也是优秀教师成长的第一块基石。随着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教师自我成长的核心概念。博爱小学由此出发,将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为新教师成长“加速”。

《手册》引领,找准努力方向

在博爱小学,每一名新入职的教师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新教师修炼指南》。这本册子由学校教师发展部牵头,发展策划部、学生发展部、后勤保障部共同合作研制而成。

该校教科室主任王丽娟向记者介绍:“《指南》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对新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归类、整理,将重点落在新教师应怎样正确理解工作特点与职业价值、怎样管理课堂和班级、怎样解读教材等方面。”

《指南》分为学校文化、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校园安全和专业成长6个篇章,新教师在入职阶段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能在这个小册子里找到详细解答。“这6个篇章对新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能够促使新教师找到努力的方向,树立起奋斗的目标。”王丽娟说。

记者发现,在《指南》每一章节的末尾,都有一个二维码。据悉,这个二维码链接的是云盘资料库,里头分门别类地梳理了每一个章节的相关内容,比如法律法规、学生评语撰写范例、学生活动方案、班队建设展示、学科教学案例等,资源库不断保持更新,新教师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自行下载学习。

互动式培训,聚焦核心问题

在一项有关小学新教师入职适应性调查研究中,大部分小学新教师表示,职前虽然学习了各类教育课程,但理论知识偏多,缺乏实践操练,常常“听得明白做不到”。针对这一现象,博爱小学以互动参与式培训实现了新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记者了解到,互动参与式培训一改传统的“排排坐”方式,变成圆桌式,将参训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形成一个新的集体,便于激发思维,深入讨论。培训教师不是坐在高高的讲台上,而是随机坐在学员中间。培训内容也不是将现成的教育理论讲授给新教师,而是从发生在新教师身边的案例入手,提出能够唤起他们经验、启发他们思维的问题,使新教师产生“总想学”的迫切愿望。待学员们讨论到一定的“火候”,培训教师再对讨论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案加以总结提炼。在这样的培训中,教师不再是聆听者,而是主动参与的主体。

“我喜欢这样的培训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可以一起帮我分析问题,出主意。”该校新教师吴海琴说,在培训中心掌握的新方法,她会立刻尝试运用到教学中,“效果很好,许多困难都迎刃而解了”。

混合式学习,提高培训质效

“每年新教师入职后,我们都会发现,明明开学前对他们进行过全方位的入职培训,怎么一遇到事情他们就手足无措,甚至连班级的常规工作都上手困难。我们的新教师培训到底怎么了?”博爱小学校长柴曙瑛对记者说出了她的困惑。

新教师入职培训是每个学校都会进行的一项常规工作,但传统的集中面授,往往让教师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和掌握培训内容,更不用说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对此,博爱小学将“混合式学习”引入新教师培训。以教学研究为例,依托网络平台,学科教研组长和学科主任事先确定研究主题,执教教师独立备课或小范围集体备课后公布教学设计。接着,各校区教师在网上研讨设计,集体备课;执教教师修订教学设计,现场上课,课后说课;其他教师现场观课,课后议课。最后,执教者上传课程资源包和教学反思,教师在网上继续议课或参与话题讨论,未到现场观课者可在网上下载资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博爱小学对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师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混合式学习因时间灵活、地点自由、进度可自主安排等特点突出,深受教师们喜爱。这样的模式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了培训效率和质量。

“我们希望为每一个加入‘博爱’的新教师创设一种加速成长的环境,在入职伊始就赋予他们新时代教师的核心能力,确保这支新生力量能够迅速适应并承担起未来‘博爱’优质教育的重任。”对于新教师的成长,柴曙瑛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