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办好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用心办好教育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 史品南

提到常州中学,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史绍熙老校长,因为史校长一生最宝贵的岁月都奉献给了常州中学。正是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常州中学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赢得了社会普遍的赞誉。作为后来者,我的心里无限敬重老校长。

我于2013年来到省常中,从2014年起担任校长至今已有5年多。我常常想,史绍熙老校长是怎样办学、办教育的;我应该向老校长学习哪些方面,才能不负他的期盼,使学校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阅读老校长的讲话、发表的文学作品以及别人对他的怀念和评价文章,我深深地感到,老校长一辈子都做到了“用心办学校,用心办教育”。

老校长最让人动容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爱学生。他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看待。我任省常中校长以来,多次接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校求学的校友,这些老校友们总会如数家珍地向我说起当年老校长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终生感激、铭记在心。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校长,能赢得自己学生的无限崇敬和爱戴那是何等的光荣,又是何等的令人羡慕!

老校长认为,办好学校最关键的是有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主持省常中工作期间,他总是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加以重视。他注重把好教师“进门关”,每年都要亲自从高校招选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工作。“文革”结束后,省常中百废待兴,市里让他重回省常中做校长,他提出的3个要求之一就是必须把原来在省常中的教师都调回来。他依靠教师,尽力关心每一名教师。教师个人或家中有困难,只要找到老校长,他总是千方百计给予帮助,由此他赢得了省常中教师们由衷的尊敬和热爱。

在依靠教师的同时,老校长认为,办教育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必须始终坚持按规律办教育。他把握当时教育存在的偏差,提出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以教学为中心来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学校全面安排劳动、生活和教育的“一二九方案”,即学校要确保1个月的劳动、2个月的放假休息、9个月的教学活动,对保证教育工作正常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指出“教学一定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并针对性地提出做到因材施教的9条具体措施。这些真知灼见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显得难能可贵,在今天也依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此外,老校长还始终把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看作学校的历史使命,上世纪80年代中叶,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创造性事业,如果我们学校不能培养大批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那是不应该的。他认为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放在突出位置,并就如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提出了10个方面的建议。正是在老校长的思想引领和努力下,省常中的学生一贯学得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综合素质优秀,得到高校的认同,也受到社会的欢迎。

爱学生,贵教师,循规律,重创造……老校长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永远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