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艺融合”培育新型口腔医师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在生鸡蛋上钻刻京剧脸谱,用持针器和镊子绣十字绣,靠无名指和大拇指协作完成剪纸……南京医科大学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创新育人模式,首创《口腔艺术美学理论与实践》必修课程——

“医艺融合”培育新型口腔医师

■本报记者 赵建春 潘玉娇 任素梅

在薄薄的鸡蛋壳上,能刻出形象生动、姿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和汉字?10月13日,记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践技能训练实验课上见到了这一“绝活”。只见口腔医学生们正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用牙科专用钻头一点一点地磨掉黄色蛋壳,白白的内膜逐渐显露出脸谱的模样,一个半小时后,一件件刻有脸谱和汉字的艺术品完成了。教师现场对作品进行了评分。

“让学生们在生鸡蛋上钻刻,是为了训练他们口腔治疗的精细程度和专业程度。要在鸡蛋上‘玩’出花样,不仅刻功要扎实,还要有美学素养。”口腔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刘来奎告诉记者,与一般钻刻不同,这样的钻刻全程在镜像训练装置中完成。“这一镜像装置属于学校专利。在实际的口腔治疗中,医生要通过口镜观察牙齿的镜像来了解治疗进展。因此,通过镜像装置训练学生的镜像操作感,对提升就业后的岗位胜任力有重要作用。”

“以往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为打破传统,我们学院于2004年构建了以学生胜任力为导向的‘1-2-3-4-5’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育人水平,培养了一批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据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严斌介绍,这一教学成果荣获了2018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据了解,该模式包括:“1个目标”,以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为目标;“2个融合”,促进理论实践、虚拟仿真相融合;“3大平台”,搭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所需的“虚拟—仿真—实习”三大渐进式平台;“4种模块”,构建包含基础、综合、拓展、临床实践“四模块”的层递式教学课程;“5方评价”,完善师生评价、专业认证、国际认证、毕业追踪、社会评价五方评价系统。

在这一模式下,除训练医学生们在生鸡蛋上钻刻外,口腔医学院还开设了十字绣、剪纸、黏土雕塑、粉笔和石膏牙雕刻等与口腔临床操作技能相关的艺术美学实践课程。周薇娜是该学院青年教师,也是南医大校友。她告诉记者,她上大三时才接触口腔治疗实践操作,现在,学校将这一实训提前,对培养医学生的“工匠手”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不只需要手部训练,还要有“科学脑、人文心、艺术嘴”,这12个字贯穿南医大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口腔医学是一门医学专业知识与艺术审美密切结合的学科,新时代对口腔医师的美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腔医学院教学办副主任张玮说,为此,该学院于2017年开始尝试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聘请南艺专业教师讲授摄影、雕塑、工艺锻造、绘画、书法鉴赏等艺术美学课程;2018年,首创《口腔艺术美学理论与实践》必修课程,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医艺融合创新课程和多元化融合教材,并组织医艺融合创新作品展,不断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大二的时候就接触了南艺教师开设的艺术美学课程,这对提升口腔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口腔治疗过程中,牙齿笑线的位置、假牙色泽的对比等,都需要美学素养的支撑。此外,学校还构建了国内首个口腔医学教育虚拟仿真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在该平台上进行逼真的虚拟操作,非常有效。”口腔医学院学生吴桐介绍道。

“医艺融合创新教育是探索美学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方向,南医大努力下好医艺融合创新教育的‘先手棋’。”严斌表示,该院将大力建设医艺融合创新课程教师团队,不断激活口腔医学师资“新动能”;实践多元医艺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口腔医学课程“新坐标”,释放口腔医学人才“新活力”,形成具有南医大口腔医学院特色的医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