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红诗 竞风流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诵红诗 竞风流

——宝应县安宜镇白田小学党建文化建设点滴谈

■陆香

“诵红诗,竞风流”既是宝应县安宜镇白田小学党建文化建设的愿景,更是白田小学广大党员工作热情的写照。那些革命英雄在战争年代和经济建设时期所创作的富有革命气息、弥漫向上能量、昂扬崇高理想的红色诗歌,引领着学校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历史,时刻铭记党的历史使命,不断汲取党的思想精华。学校党支部成立时间虽短,但在红诗学习以及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建设上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浓郁红诗氛围

倡导“春泥”精神

红诗的学习,不仅在于文字表达,更在于其所背负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这就需要全盘谋划,需要营造出浓烈的红诗氛围。为浓郁红诗氛围、积极发挥红诗的精神引领作用,白小党支部在学校醒目位置,布置红诗宣传板块,围绕“一名忠烈、一首红诗、一段传奇、一份缅怀”的构架进行展牌设计。每月由一名党员推出一名在革命时代涌现的英雄人物、这名英雄人物创作的一首革命诗歌,讲述有关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以及自己在学习这名英雄人物事迹、诗作之后的感想,缅怀英雄,致敬英雄。为了近距离学习英雄,学校党支部还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带着红诗寻根,先后走进华克之纪念馆、苏中公学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充分了解革命历史,深入革命英雄内心,发掘红诗的丰富内涵,体验红诗产生的真实情境,真切感受英雄的执着,聆听英雄的奋进,激发党员干部乐于奉献的“春泥”精神。

开设红诗讲堂

传承争先品质

红诗的产生,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为精准把握红诗的内涵实质,精准解读红诗的意蕴所在,白田小学党支部积极打造红诗讲堂:每周安排一名党员,以适当的形式,为全体党员干部宣讲红诗。红诗讲堂上,党员们学红诗、讲红诗、写红诗、演红诗、诵红诗。他们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解读红诗,汲取红诗中蕴含的争先品质,并予以传承。在党支部开展的“三尺讲台党徽闪耀”“党员先锋岗竞比”等活动中,党员们或述说自己在红诗影响下奋发的故事,或展示在红诗感召下的精神追求,他们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滚滚浪潮中,勇立潮头,率先垂范。

再现红诗情境

培育担当意识

学校党支部下设三个党小组。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小组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倡导每个党小组确定自己的榜样红诗,并在其引领下,立足本职工作,打造小组特色。三个党小组分别从《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秋菊》等红诗中凝练出“极目”“揽月”“傲霜”等关键词命名小组。“极目”党小组根据小组党员的构成,以打造学校文化特色为己任,深耕诗雅,近年来,捷报频传,成果丰硕;“揽月”党小组则扎根教学一线,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走“科研兴校”办学之路;“傲霜”党小组根据本校残障儿童较多的实际,秉持“关爱残障儿童,助力共同成长”这一理念,几年来,他们走进残障儿童的世界,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他们关爱,在学校大写着爱的奉献。这些党小组借助自己的榜样红诗,走进工作和生活,时刻以诗歌的精神底色比照自己,叩问灵魂:我从诗中走来,我将以何种姿态走进这火热的时代?红诗中澎湃的担当,激励着党员干部,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

在党建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下,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课程基地学校、江苏省诗词联盟学校、江苏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等近40项荣誉。2015年,学校诗雅文化建设工程被评为省重点资助项目;2017年,省立项课题“校园诗雅文化实践性研究”教研成果获得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

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白田小学党支部以红诗感召信仰的力量,以红诗堆垒道德的净土,相信他们在这片生命的绿洲上,一定能书写属于自己的新时代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