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念百姓所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去年11月底,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公布的一则消息让当地的老百姓着实兴奋了一阵:该区将迎来江苏历史上的第一所科技高中——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今年9月,这所备受瞩目的高中已经开启了她的“首秀”,400名学生满怀憧憬而来,迎接他们的,是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及一流的教师资源。
同样在去年11月底,江北新区的居民得到了一个更为振奋人心的消息。该区管委会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未来几年,新区将引来47所学校、34个优质教育项目、新增学位4.5万个。“这些项目建设的总投资约为66.83亿元,其中2018年的投资就达20亿元,江北新区正实现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转变。”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局长郑武说。
两则“重磅消息”同时落地,体现的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超前布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的第10天,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全国教育大会重要精神,全面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
这种超前布局的思路,在南京市政府对教育的系统规划中得到了清晰体现。该市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率先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主要指标率先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期水平,教育获得感和人民群众满意度领先全国同类城市,教育名城色彩进一步彰显。
近两年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阐述直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比如缓解“择校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仅2018年,南京市政府就曾针对教育先后7次发文,内容涵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优化布局、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校园安全等多个方面。2019年,南京颁行督导条例,构筑全方位立体化教育督导体系,成为自国务院颁布《教育督导条例》以来,第一个制定教育督导条例的副省级城市。
“教育发展,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市委市政府的主动作为与大力支持,为破解现阶段教育难题,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与满足感提供了强大动力。”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说。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让教育惠民实实在在落了地。
2014年,南京正式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的设置规模和占地面积划下了“硬杠杠”。在丁家庄、上坊、花岗、岱山四大保障房片区,规划之初,市教育局就全程参与规划、建设与设计过程。目前,四大片区规划建设了18所幼儿园、10所小学、5所初中和1所高中,所有入住居民的学龄人口均能及时、就近享受到优质教育服务。2016年底,教育部发函向全国推广南京的做法。
2018年,南京开启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3年攻坚计划,包括学校建设、教育装备、教师配备、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5个方面,涉及教育、编办、发改、规划、财政、人社、国土、建委、卫计、妇联等多个部门。南京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部门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各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增达标数每年不得低于未达标学校总数30%的要求,层层落实。“3年计划中的很多数据令人振奋。”孙百军向记者举例,到2020年,全市规划新建小学、初中104所,建成开办64所,解决学位缺额10万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校音体美专职教师比例,小学、初中分别不低于65%和85%。
还有一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南京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诚意:该市已经建立了高标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为每生每年800元,小学为1000元,初中为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