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儿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一切为了儿童

■柯小卫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泰斗陈鹤琴先生是我的外祖父。小时候,我只知道他是一位“民主人士”与“教育家”,对其中的含义并不了解。

大约在1971年,我刚上中学,第一次随父母来到南京,住在位于太平南路文昌巷的外祖父家中。晚上,父亲说,老人家很想将自己的著作整理出版,如果有可能还想将自己50岁以后的经历写出来,留给后人。此时,父母亲都感到了老人家深藏多年的炽热愿望与急迫心情。

母亲告诉我,外公外婆在南京最早的寓所在鼓楼附近头条巷内,当时外公在学校教授儿童心理学,外婆操持家务。1920年12月26日他们的长子一鸣在那所房子里出生,外公开始了以儿子为研究对象、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实验,成为中国最早的儿童研究个案。随着一鸣长大,外公为了继续自己的研究,同时为了实现创办“中国化”幼稚教育的愿望,1923年,外公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幼稚园”。创办初期园内只有12名儿童,过了几年幼稚园不断发展,成为南京城里最有名的幼稚园。新中国成立后,外公将其交给国家,改名“鼓楼幼儿园”。遗憾的是,在我与外公的接触中,几乎没有听到他老人家讲起过自己的经历,尤其是创办鼓楼幼儿园的往事。几十年后,我在整理他留下的笔记本时,才在许多文字中看到他对于幼儿园特质的阐释,可称为“四化”,即中国化、儿童化、家庭化、环境化。

几十年后,一次我与母亲讨论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时代特征时,我认为首先应该是“科学性”,母亲却语气坚定地说道:“你说得不对,应该是爱,一切为儿童!”

我曾听母亲说过,外公外婆平日里生活十分平静,但有两拨客人的到访最使老两口感到亲切、兴奋。一拨客人是20世纪40年代外公在江西、上海创办“幼师”“女师”时期的学生。在艰苦条件下,外公创办的学校招收了许多从沦陷区流浪到大后方的女学生,他待学生如女儿,学生称他为“校长妈妈”。1944年因日寇侵略,外公带领200多名学生跋涉数百里,来到一处偏僻的小山村继续办学。此后,分布在各地的学生时常来家中看望或写信问候。听母亲讲,外公在去世前几个月,躺在病床上一遍遍听女儿们念学生们的来信,口中喃喃念着每位学生的名字。

另一拨客人是来自鼓楼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年“六一”儿童节,外公和外婆都会坐着轮椅前去鼓楼幼儿园参加庆祝活动;而在元旦,他们则会买些糖果或小玩具,等待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向他们拜年,每到这些时候,宅内总是充满儿童稚嫩、清脆的歌声与欢笑。

如今,听说太平南路经拓宽后,周边环境改变了许多,但文昌巷还在,外公曾经居住过的小洋楼仍在,往事如风,思念犹在。我想起了外公写下的一段题词:

热爱、了解和研究儿童,

教育他们使之胜过前人。

——陈鹤琴

(作者系陈鹤琴外孙,现为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