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江苏教育大事记(1989—2000)
1989年:制定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1989年,省教委颁布《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对校园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后勤工作管理、资料档案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
1990年:实现“一无两有”奋斗目标 自1983年启动“一无两有”工程以来,经过7年的奋斗,到1990年,我省中小学基本达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要求。
1991年:提出实施素质教育 1990年底,省教委颁发《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1991年初,该文件陆续下发到各市、县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在江苏正式提出。此后,省教委召开了第一次素质教育研讨会,形成了《江苏省小学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初稿。
1992年:迈出高校联合的步伐 经过几年的准备,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的基础上,联合组建扬州大学。联合办学及以后开展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逐步改变了我省高等教育小而全、小而散的局面。
1993年:进行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规划,我省先后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等部委直属高校和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属高校制定规划,申请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1994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1994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将“科技兴省”战略充实为“科教兴省”战略,并制定了全面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明确到2000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战略、目标任务、改革思路和关键措施。
1995年: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 1995年11月,省教委在锡山市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工作现场会。会上,根据省委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省教委要求各地把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间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1996年:实现“两基”并率先进行高校扩招 经过10年的奋斗,1996年我省106个县(市、区)全部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并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要求。国家教委检查验收后发布了《江苏、广东两省各市(县、区)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新闻公报。根据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我省作出了从1996年开始大学每年增招l万人的重要决策,率先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1997年:启动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 1997年3月,我省启动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每年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1000所,4年内完成改造任务。
1998年:扩大5年制高职教育试点 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1998年我省作出了扩大5年制高职试点的重要决策。4月,省教委、计经委、财政厅、人事厅、物价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我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举办5年制专业班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决定在26所重点中专学校举办5年制专业班。
1999年:创办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 1999年1月,省教委召开座谈会,通报有关普通高校建立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基本原则精神。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引入民办机制,并实行“三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舍、独立财务),经审查符合条件方可安排招生,实行单独编班和组织教学。
2000年: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大调整 为改变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国家陆续将部分部委办院校交由地方管理。2000年,我省接收了第三批划转我省管理的11所普通高校和2所成人高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建筑学院、南通医学院、南京审计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气象学院等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