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照亮学生求学路
1998年的颜塔小学,低矮的校舍、煤渣铺就的操场、留守的孩子,加上朴实的10多位农村教师,就是那时这所村小独有的“财富”。就在那年,柏玉华背着一个行囊,从扬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走进了位于扬州江都浦头镇的这所村小。柏玉华家住江都麾村,从家到学校足足有30公里,父母心疼儿子,想办法要把儿子调离学校,但是他没有同意。他开玩笑说,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就不会遇到现在的妻子。那年,曹金兰从高邮师范学校毕业后,也被分配到了这所学校。当时两人离家都很远,学校给他们安排了宿舍。同样的经历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在校领导的撮合下,5年之后,两人组建了家庭。
21年来,除了休息日之外,柏玉华与曹金兰基本上都住在学校。他们的宿舍里,只有简简单单的床铺、一张饭桌、一个衣柜,没有多余的家具。艰苦的条件下,两人觉得最快乐的事就是等学生放学之后,牵着手逛校园,走在煤渣操场上,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寒来暑往,在通往颜塔的乡村公路上,他们洒下了无数奔波的汗水。父母身患重病住院,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回去陪护。2018年暑假,学校修建塑胶跑道,夫妻二人吃住都在学校,直至完工。为了乡村的孩子,他们牺牲了无数休息的时间,默默耕耘在这偏远的地方。
从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到学校校长,柏玉华始终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柏玉华2017年担任校长以来,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他用行动感召人,成为学校师生的楷模。每天清晨,他早早到各班巡视,关心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遇到没有吃早饭的学生会带孩子吃早饭,遇到生病的孩子就及时联系家长带去就医。课间,大家经常看到他在校园里忙碌的身影,有时弯腰捡起纸屑,有时和玩耍的孩子谈心,有时带孩子们一起跳曳步舞……
柏玉华、曹金兰夫妇分别教语文和数学,他们始终精心备课,用心上课,改好每一本作业。他们还兼任体育、科学、音乐、品德与社会等科目的教学,尽自己所能,给学生展示课本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并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社团活动中,柏玉华教学生写钢笔字、学魔方,曹金兰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吹竖笛,使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五彩缤纷。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工作以来,他们多次获得过扬州市最美教师、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江苏好人”等光荣称号。
对于未来,柏玉华和曹金兰有着共同的默契,他们要用余生永远照亮学生的求学之路!
曹
金
兰
柏
玉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