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阳光分班”成常态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泰州海陵:“阳光分班”成常态

本报讯(通讯员 沈文华)新学期开学了,和以往相比,这几年泰州市实验小学校长丁正后的手机一年比一年“清净”。早些年,他总是不停地接到新生家长的电话,请他“关照关照”,给自己的孩子分个“好班”。遇到这种情况,丁正后总是满口答应,分班结果出来以后,他还会发信息给对方:“您的孩子分在一个很好的班级,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分别是……”开学后,大家才明白,原来在丁正后眼里,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是“好班”。

事实上,早从2009年起,泰州实小就采取了“蛇形分班”模式,保证每班人数、学生综合水平基本均衡,教师再通过抽签方式确定任教班级。泰州实小的做法,在泰州海陵已成为常态。据该区教育局副局长姜凌介绍,经过多年实践,“阳光分班”模式日趋成熟,如今已成为区内每所学校的“固定动作”。

在海陵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姜小军看来,“阳光分班”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全程“阳光操作”,“家长们如果不参与其中,道听途说就容易产生误会和矛盾”。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一直是当地的热门初中,校领导也曾为分班问题伤透了脑筋。今年,学校分班时邀请了家长代表参与监督,班级分好后,相关信息一式两份,一份由班主任保存,一份当场张榜公布。整个流程用时不到半小时,现场的家长无一人提出反对意见。

“‘阳光分班’也是一种教育均衡,在‘阳光’之下,孩子们才能真正健康发展。”姜小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