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点 提升有效性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抓住关键点 提升有效性

■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孟大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师要抓住关键切入点,展现思政课魅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思政课。

创新从改变开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首先,教师要“改”观念。课堂永远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思政课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关键,必须符合新时代教育思想的要求,跟上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合拍,内外兼修,拓展思路。其次,教师和学生都要“转”角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改过去的“满堂灌”,要从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自我发现并主动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生成自己的观点,在适当的交流中不断更正提高,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再次,让学习的知识呈现“美”。作为教师,要理解教材、丰富知识内容、活化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涵,与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各学科有机渗透结合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

熏陶从引领做起。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键靠人,核心是立德,目标是树人,无论是立德,还是树人,需要教师教育和引导。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有“一潭水”的“正能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是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业,教师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引航员”,责任大,要求高,任务重,每一个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思想政治品质过硬、理论业务能力过硬、作风素质过硬,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以扎实的专业学识启迪学生,以博大的仁爱之心教育学生,以勤勉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把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朋友关系”。“学生就是老师的影子”。“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学生缘”,做学生信赖的朋友。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心中想着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品质和特长爱好,掌握每一个学生所思所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可。

感悟从体验入手。习总书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思政理论教学,要注重理论的生活化、组织的有效性、理解的深层次,增强感悟。其一,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要在组织形式上创新。要注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采取“段落式”学习,对课前准备、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展示三个学习环节,层层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资料搜集中初识学习的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面理解学习知识,在成果展示中升华对学习知识的认知。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在目标设计、过程点拨上下功夫,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其二,思政课的实践活动,要着力巩固学习成果。根据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点、关键点,组织主题讨论交流、主题演讲或者主题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去思考,在辩论中进行观点碰撞,点燃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体验和互动中深化理解。在任何形式的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全程关注,把准脉搏,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偏位”,在思政课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达到铸魂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