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铺筑生命成长的跑道
■张姝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对于课程有多种解释,我们认为最合适的还是它的本源——拉丁语意为“跑道”,也有沿着跑道奔跑的意思。课程为师生铺筑了一条生命成长的跑道。学校开展课程研究的价值意义是什么?对于学生而言,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在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关键期——小学阶段,提供适合学生的课程,就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对于学校而言,课程让学校走向专业化、科学化。
基于我校“对每一个灵动的生命负责”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合规范、有特长、可发展’的21世纪新人”的育人目标,我们在课程规划中,努力以儿童化、个性化、统整化的指导思想,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我们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重构课程的契机,以学习领域的划分带动课程的整合融通,通过选择、补充、拓展,着力完善国家课程内部学习结构,以“多元可选择”构建更适合的课程。
由此,我们将原有的学科统整为相应的五大学习领域,即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实践与创造。不同学科要共同遵循所在领域的宗旨,共同培养学生该学习领域的素养。这五大领域与学生培养目标相关联,分别为:语言运用,人文情怀;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审美表达,文化自信;躬行乐创,进取创新。
在我们看来,学校课程的整体构建,除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还包括与这些显性课程相对的隐性课程,环境、文化等皆可为课程。以我校重点打造的“四季课程”为例,二十四节气涉及天、地、人、事,可以说包含了各学科方方面面的知识,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显然是单薄的,只有通过体系化的主题统整设计,使相关课程内容有机整合,打破各学科之间相互割裂的知识体系,重新建构学生的知识框架,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综合、融通的思维方式,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打通学生的兴趣点、学科育人价值和生活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承的双赢。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的务实理念,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挖掘、优化内部资源,大力争取外部扶持,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有效推进、落实各项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系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