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数学课堂中的“思维缺失”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警惕数学课堂中的“思维缺失”

■溧阳市实验小学 黄琴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相当重要。回眸我们的数学课堂,有时看似“热闹”,学生每个问题都答得头头是道,却缺少应有的思考。那么,数学课堂的“思维缺失症”主要表现在哪里?

问题失衡,思维无序

【案例1】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湖里有一艘小船和一艘大船,小船上坐了2人(在配图中体现),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4倍,大船坐多少人?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一只小船坐几人?

生:2人。

师:那么,一只大船的人数是小船的4倍,就是有几个2?

生:4个2。

师:求4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

生:乘法。

师:你会列算式吗?在自备本上写一写。谁来汇报一下?

生1:4×2=8(人)。

生2:2×4=8(人)。

这是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其中有一个条件是隐藏在图中的,学生应当根据已知条件,结合问题想到需要知道“一只小船能坐2人”,并从图中将这一信息找出来,这里初步渗透了分析法的数学思想,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但是,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几个问题过于琐碎,浮于表面,不仅远离数量关系,而且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在教师的询问下无需动脑筋就能得出答案,缺乏对数量关系的把握,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题目缺乏整体性的思考,无法独立解题,最终导致思维意识的丧失。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催生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比如上述课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读一读题,体会条件与问题间的联系,针对关键句“大船的人数是小船的4倍”进行分析,理解数量关系,找出隐藏信息。

媒体当家,思维无源

【案例2】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计算》单元,有这样两道例题:(1)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2)在一个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纸里,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第一题,教师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拼成长方形的3种情况,请学生说一说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几,然后独立进行计算。第二题,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剪→分的过程,分开后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分别闪烁数次,然后显示出各条边的长,学生看图后独立计算。

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剪、拼的过程,学生饶有兴趣地看着课件,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完全被多媒体主宰了,师生成了课件的“俘虏”。学生机械地进行着简单的周长计算,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本课中最重要的空间观念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课堂带来了一个新天地,运用课件不是一件坏事,问题是“度”的把握。用在关键处,用在该用时,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计算剪拼图形的周长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自己经历尝试、探索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教师先选取剪拼、画图等不同的方法展示给大家讨论,再适时用多媒体演示图形剪拼的过程,既给了学生探索的机会,又为学生有序、规范地操作进行了指导。

活动有余,思维无本

【案例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的认识”教学中,有这样一幕: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分米”吗?

生:听说过。

师:1分米有多长?

学生各自比划了一个长度。

师:有些同学比划得不够准确,老师告诉你,1分米就是10厘米。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学生比划。

师:那么10个这么长你会比划吗?

学生比划。

师:我们到尺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

学生对着尺比划。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生1:铅笔。

生2:我的笔盒的边。

……

师:我们用尺在教室里量一量,看一看哪些物体的边大约是1分米?

学生拿尺在教室里测量。

一堂课就在学生的比划、测量、汇报中结束了。显然,学生都参与了、操作了,但是1分米的长度观念建立得并不扎实,整节课热闹有余,思维缺失。

长度观念的建立的确需要大量的实践体会,但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浮于表面的比划与测量,需要给学生静思品悟的空间。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张长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让学生测量后汇报长度,大部分学生知道是10厘米,也必定有学生知道是1分米,这样利用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生之间的差异来理解“1分米=10厘米”,学生会觉得亲近而自然。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估测后用剪刀剪一段1分米的纸条,再用尺量一量,看看相差了多少。当学生对1分米有比较丰富扎实的感悟时,教师再带领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1分米”的表象建立靠的不仅仅是实践操作,还需要思维的积极参与,靠的是学生在比划中的摄入、测量中的品味、静思中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