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的群体意识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唤醒学生的群体意识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彭莉

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等,每个成员都具有主人翁意识,并对所处群体负责。小学生从无纪律约束的孩童,渐渐融入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中来,他们还保留着许多天性,虽在一个集体中相识相处,但未必具有群体意识。积极的群体意识能让学生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进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学生的归属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懂得为集体添砖加瓦,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校体育节第一轮的拔河小组赛中,我们班不一会儿工夫就输了这场比赛,围观的孩子一脸惋惜,更多的孩子此时并不知道比赛的结果,正在不远处的草坪上翻跟头嬉闹着。陈宽是围观学生中最显眼的一个,他正竭力擦拭眼中的泪水,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眼泪。我一阵心疼,走过去抱住他,他的泪水顿时喷涌而出,抽泣着对我说:“我希望我们班能赢。”

这时,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默默不语,被陈宽的动情所感染,但更多的是窃窃私语,甚至有人嗤嗤地笑。我安慰陈宽,搂着他,招呼着学生回教室。

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漠视比比赛失败更让人担忧。在运动员奋力拼搏的时候,身为同学的他们却不在身边呐喊助威,他们的眼里、心里缺失了什么?这个问题让我不得不反思此次班级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有没有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脱离了集体生活的学生是没有灵魂的,他们游离在集体活动之外,成为集体活动的“局外人”。

事后,我在班级开展了“我们为什么会失败”的主题班会,每个学生深刻反思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运动员们发现自己赛前训练不规范,赛时合作默契度不够,尤其是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互相指责,没有应对措施,造成短时间内连连失利;班干部自责没有参与到集体活动的策划、开展与后续服务工作中,人心不齐造成失利;其他学生也认识到自己对班级活动不够重视,没能为班级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班主任,没能把每个学生拧成一股绳,没能让每个学生劲往一处使,没能唤醒学生对班集体活动的关注,用消极的态度对待集体活动,怎么能赢呢?

通过反思,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那如何让学生有集体归属感呢?作为班主任,应该做些什么呢?答案是肯定的,应该为每个学生设计自我满意的活动角色。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都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与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

很快,我们又要迎接第二项比赛——接力赛,每班挑选4名男生和4名女生组成接力队。我力争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在不挫伤体育爱好者积极性的前提下,由学生们自主或推荐报名参加选拔赛。在体育老师的支持下、体育委员的组织下,报名者通过公平竞争产生了接力赛“梦之队”。落选的学生心甘情愿地组成了“军师团”,考察赛场,出谋划策。通过实地观察、研究训练,大家共同探讨,找到了接力比赛的窍门,为运动员赢得比赛增强了信心。在班委的组织下,其他学生也各司其职,各显其才。“宣传队”设计比赛口号,制作班牌;“后勤队”负责运动员的服务工作;“啦啦队”也没闲着,邀请各科任老师加入团队,为运动员助威……一支团结而充满力量的“后援团”出现在“梦之队”的身边,比赛结果令人振奋,我们的“梦之队”没有一次接棒失误,遥遥领先。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收获了自豪、自信与激情。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和教育力量,它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贴近了,让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两次比赛,让我找到了自己作为班主任的角色定位:要学会理性地看待问题,发现学生成长的需求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活动角色,从而促进他们精神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