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盐城盐都:让教育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本报讯(通讯员 卞桂富)日前,笔者在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看到工人们正在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这是盐城市盐都区政府推进2019年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具体行动之一。该校副校长蒋石勇说:“学生宿舍有了空调,冬暖夏凉成了现实,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将更加幸福。”
今年,盐都区政府共安排为民办实事项目10项,总投入3.759亿元。其中教育实事项目3项,分别是学校及幼儿园新建工程、农村初中校寄宿助学工程和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工程,总投入达2.61亿元,占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入的近7成。
据介绍,盐都区因城镇化进程加快,驻城和近城学校学位紧张,部分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家长让孩子就近入学的需求与教育资源实际配置存在矛盾。对此,该区政府将学校及幼儿园建设作为化解大班额、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重中之重,在新校建设上实行土地优先、资金倾斜。2018年该区启动新建的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盐都区实验小学、张庄小学和郭猛镇中心幼儿园今年秋学期均可投入使用,今年启动建设的鹿鸣路小学和初中确保年内主体竣工。
在抓学校建设的同时,盐都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优化教育服务工作。针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自今年春学期起,在全区15所农村初中校实施寄宿助学工程,让有在校寄宿需求的学生及家长都能得到满足。据了解,该区政府在农村初中校食宿条件改善方面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仅今年春学期就增加8人座学生餐桌43张,学生双人床448张,新装学生宿舍空调497台,住宿生占比达到了34%。
为了做好住宿生的学业辅导和安全管理工作,盐都各初中还就课外作业指导、学生宿舍跟宿等工作作出了相应安排。该区大纵湖初中学生家长罗林珍说:“孩子住在学校减少了我们接送的奔波,宿舍都有空调,还有教师辅导作业,我们做家长的非常高兴。”此外,盐都区在为民办实事项目中还安排了500万元用于7个镇(街道)的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建设。
据盐都区教育局局长熊新华介绍,实施寄宿助学、推进课后延时服务、建设透明食堂等项目,均征求了基层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而做好这些项目的根本宗旨就是满足群众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