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的方式推进诗教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课程的方式推进诗教

■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秦美娟

传承诗教,仅仅依靠语文教材编选的诗歌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诗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积淀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课程意识,以课程的方式推进诗教。

序列化校本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年段学生阅读诗歌要求不同,不同阶段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悟能力也有明显区别。基于课标要求和学生发展水平的校本化诵读课程建设,可以观照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使诗教成为一项序列化、可操作、可评价的系统工程。

学校自行组织编撰诗教校本课程,或选择合适的读物实施诵读课程都是可行的。我校自创办以来,就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以年级为序列优选经典古诗词、《三字经》《论语》《礼记》经典语段,每天早读和中午阅读之前安排10分钟左右的经典诵读时间。

个性化班本课程 教师在班级开展的个性化诗歌诵读课程则更具灵活性。常丽华老师的诗词课程“农历的天空下”,以24节气为线索,跨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年里,师生吟诵学习了近150首诗词。学生由此真真切切地爱上诗词,爱上吟诵,爱上中国文化。

班本化课程设计可以是贯穿整个学年的,也可以是阶段性微课程的整合。阶段性微课程往往以一个母线为主题,一线串珠,巧妙整合,体味诗美。

以季节为主题的微课程。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选取具有鲜明季节特点的诗歌,将诗歌诵读与季节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于诵读中积累,感悟季节的美好,感悟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我校三年级语文教研组以春天为主题,围绕“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开展诗歌诵读微课程研究,设计了《走过惊蛰》《春分如诗》《诗意清明》《趣话谷雨》《咏梨花》等活动,将诵读诗词与了解节气物候、民间习俗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

以诗人为主题的微课程。“知人论世”是诗歌学习的重要方法。不同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作品风格也会发生变化。选取同一诗人的作品,链接诗人所生活的年代、境遇、知识背景等等,让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去探寻,从诗歌外部向内部不断渗透,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以意象为主题的微课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以意象为主题整合诗歌是常见的微课程开展方式。“柳”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以柳写景,描摹春色;以柳赠别,抒发真情;以柳喻人,描绘形象;以柳感怀,寄托愁思……教师可根据“柳”的不同内涵重组古诗,带领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意象所传递出的不同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诗歌主旨、写作方法等开发微课程,让学生在与诗人的对话、碰撞中实现情感交融,从而更真切地感悟诗境、领悟诗韵、领会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