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攻坚克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葛道凯

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要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强化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激发终身教育活力,聚焦重点和破解难题相结合,谋划长远和细化举措相结合,立足自身和汇聚外力相结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强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切实加强党

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第一,完善领导体制机制。一是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省委将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秘书组,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要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加大统筹规划、政策指导、推进改革、协调落实力度,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完善党委政府党员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二是高校党委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情况报告制度、党委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制度,保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机制协调运行。三是高校院系党组织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与行政共同决策院系重要事项、共同负责落实院系各项工作,在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四是大力推动市县教育工委建设,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切实维护和净化政治生态,加快理顺中小学党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

第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时时刻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令畅通。二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深化和完善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制度。积极落实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做好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高校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强化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管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向最基层、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组织拓展,确保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三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深化落实“管行业就要管行风、管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要求。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坚持半年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定期督查、定期通报、约谈、问责等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推动审计整改,加强重大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建立“纪监审”联动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强化财务、基建、后勤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四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党政管理干部培训领航计划、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让干部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学习中显现出来。

第三,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一要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二要以贯彻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抓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重振师道尊严。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要以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为契机,探索构建开放互动的德育体系与实践体验的德育方式。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

加快推进全省

教育现代化建设

第一,着力打造江苏教育特色品牌。一要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抓好基础教育首要任务是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创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加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年度监测,积极申报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与监测,着力提高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内涵项目建设。加强优质高中建设与评估,推进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加强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民族教育质量提升。

全力做好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继续开展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二要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施“领航计划”,重点建设50所左右中职学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和现代化实训基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高五年制高职办学质量。完善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主要产业领域成立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扎实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职业学校质量年报制度。三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化解“有高原缺高峰”状况。扎实推进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推动建立省市共建“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机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特聘教授计划四大专项,促进江苏高等教育“由大变强”。推进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高职院校和专业设置优化整合。加强一流本科和一流专业建设,落实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推进实施江苏大学生万人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修订实施2019年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江苏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更加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立项一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及资源建设,建设与完善一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大力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四要激发终身教育活力。推进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尤其关注困难群体的教育培训需求。积极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继续开展农民工学历与能力双提升行动计划。重视老年教育,办好一批老年教育示范点。五要全面加强家庭教育。省教育厅将出台家庭教育指导意见,推进中小学全面建成家长学校,遴选一批省级示范家长学校,研制一系列中小学家庭教育读本,融合创建省级网上“家庭课堂”公共服务平台。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作用,密切家校合作,开展协同育人。六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统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打造一批中小学网络名师工作室,建好用好“名师空中课堂”,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二,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一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鼓励基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认真落实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相关政策,规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二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坚决破除教育评价体系中“五唯”顽疾。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建设和使用。继续加大中考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质量综合评价制度。科学研制好高考改革新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三要改革教育治理方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权放到位,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强化依法治教,推动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研制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教育督导规章,加强教育评估监测。稳妥推进省属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四要深入推进对外交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推进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设。深化国际交流平台建设,启动省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础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重点项目建设,筹备首届江苏知名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加强“一带一路”国别研究,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教育交往。强化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和规范,认真做好汉推和港澳台教育交流工作。

第三,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一要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在江苏”系列推介活动,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市场建设,举办好“江苏百校联动就业活动”等系列特色专场,提升就业质量,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江苏就业创业。二要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源头作用。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江苏“科技改革30条”高校落地全覆盖,充分释放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活力。提升高校基础研究能力,实施高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支持有关高校组建前沿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巩固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紧扣重大需求和实体经济开展协同攻关,系统推进技术转移,积极申报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继续组织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三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注重成果产出和转化,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四要强化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扎实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行动,更深层次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攻坚克难

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

第一,着力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一要坚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强化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修订考评指标和细则,形成省市县三级考评督政体系。各地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二要增加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根据全省教育资源需求预警报告,全省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大班额办学问题突出,各地要运用好预警报告,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力量的支持,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义务教育学校350所、普通高中30所的年度任务。三要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长效机制,建设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和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入学、超纲超前教学及考试排名,切实从源头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持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四要继续做好高考招生录取工作。通过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争取高水平大学在江苏多投放招生计划。高水平大学要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确保完成在江苏的招生任务。同时,守好考试安全底线,确保实现平安高考。五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深刻理解国家职普大体相当原则的精神实质,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总结去年做法的基础上科学把握结构比例,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用更多的精力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整体水平。六要精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重点抓好建档立卡、低保家庭和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效,发挥励志成才典型的引领作用。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一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快推动教体融合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促进系统。大力提高校园足球工作质量。认真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确保近视率降下来。扎实做好美育和国防教育工作。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心理精准支持系统。二要加快提升综合实践育人水平。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省教育厅将研制加强和改进校外教育的指导意见,培育发展一批校外综合实践、研学旅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场所,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各地各校要健全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对接,加强综合实践教育的管理、指导和培训。三要严格大学生教育管理。全面整顿教学秩序,加强学生品行和学习过程考核,以硬约束倒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大学期间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真正忙起来。

第三,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启动“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形成省市县校好教师团队建设网络,省里将对建设富有成效的团队给予奖补。建立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各类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制订大中小幼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意见,拒绝有偿补课。加强优秀师德典型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氛围。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二要创新师范教育。推动高校普及师范知识教育。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或设置师范教育专业,努力解决高质量师范教育不足的问题。强化师范生培养实践取向,高校、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推进师范生培养。三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启动江苏教育名家建设工程和教育家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强化教师培训,创新研训模式,强化实践培训,并向农村教师倾斜。加强省级培训机构建设,做强市级教师发展机构,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制订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江苏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重大人才工程,使教育系统成为聚集一流人才的高地。五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会同省委编办出台关于统筹使用事业编制、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力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省级层面建立中小学教师周转编制专户,鼓励各地开展公办中职校和幼儿园人员编制备案管理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完善“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促进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适当提高教师专业技术高等级岗位结构比例,用好“特设岗位”政策。

(本文摘编自葛道凯在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