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专业实践 培育创新之花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深耕专业实践 培育创新之花

——江南大学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纪实

■本报记者 赵建春 缪志聪 通讯员 舒媛媛

11月3日,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江南大学2个瞄准“新材料”和“云科研”的项目——“无锡麦克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云科研——南京生构垠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全国2200余所高校、逾百万大学生的15余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主体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金奖。

近年来,面对经济新业态和行业新需求,江南大学不断加强“新工科”背景的专业建设,探索出一条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引领行业发展为方向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作为行业特色高校,我们一直以服务行业企业为己任,着力培养有轻工特质、江南风格、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说。

校准方向:走在行业前面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染整科技创新竞赛总决赛上,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15级轻化工程朱逸行团队的作品《天然植物染料染制品的鉴定方法研究》获得了一等奖。而他的这一构想,就来自于行业的最前沿需求。

“我们卓越工程师计划校企对接已经迈入了第6个年头,每年和20家左右的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黄锋林介绍说,近年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企业渴望的人才类型已经从能“适应行业”到能“引领行业”了。

黄锋林告诉记者,基于行业需求,学院适时启动了卓工2.0计划,将纺织工程教育改革拓展到与生物工程、纺织新材料、物联网等专业与学科的交叉融合领域,建设全新的生态纺织新工科专业,实现纺织工程教学从“知识输出导向”向生态纺织“工程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转变,“我院现在参与实践的学生,已经全面融入到企业转型升级中去,帮助他们研究应用新技术。”黄锋林说。

在江苏阳光集团,该学院6名实习学生针对纺织面料传统的银离子抗菌技术安全性问题,大胆提出“光动力抗菌”概念,该技术具有加工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时效长等特点,获得了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资助,目前已进入研究阶段,将成为功能纺织面料开发上的新突破。

作为国内食品轻工学科的排头兵,如何对接国家战略,培养适应行业未来需求并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是江南大学最近几年思考最多的问题。2016年,学校启动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基于OBE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各专业培养目标设定能够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与此同时,学校还根据通过一系列学科资源整合和提升,不断远眺行业、把脉方向,培养能够引领行业的一流人才。如根据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需求,成立了全国首家实体物联网工程学院;数字媒体学院适时将动画专业调整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适应未来全媒体发展方向……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根据产业需求培养人才,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内在需求。”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说。

明确目标:向实践要创新

在最近公示的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名单中,江南大学与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联合申报的《多元协同培养机电融合卓越创新人才》名列一等奖。其中,关于大学四年一以贯之培养核心创新实践能力的做法颇引人注目。

君远学院每届只收60名学生,是典型的“迷你学院”,但科研成绩却让人刮目相看:3年多时间里,该学院学生获省力学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31项,以第一完成人申请专利10项。

“在我院,每个学生都要组建科创小组参加创新实践项目,并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实践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君远学院院长张秋菊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学生搞科创、做项目,学院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由导师指导、与伙伴探究,在实践中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关注社会需求导向、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都是江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

(上接第1版)2014年,致力于解决食品行业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实践训练弱化问题的“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就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江南大学全面启动课程体系改革,把双创教育定位于“基于专业、融入产业”,一切课程都面向实践问题和实践需求。

2010届本科生殷晓霞就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2014年,她作为第二发明人的成果“一种产α-酮戊二酸酵母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荣获了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很感谢学校在本科期间就创造条件,让我参与这么重要的科研项目。”殷晓霞说。

今年以来,江南大学再次探索加强大学生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施了“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逐步实现卓越课程、辅修专业、专业认证等六项突破,努力培养高素质一流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的毕业生,这也是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该校副校长纪志成说。

改革模式:新形态激发活力

陈献忠教授是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课程群的一员。每学期,他们的课程群都要开会共同研讨课程重点。“每个人每门课都确定自己的主要任务与授课重点,相互配合、不重叠。”他告诉记者,生物工程学院很早就没有了“系”的概念。

陈献忠说,这张网让院内的教师“人人有定位、层层抓管理、事事有落实”,课程群负责人统筹指导全院某一大类课程,并根据各专业方向的建设需要向课程负责人提出具体要求,“每一位专业教师的背后有一个群体在支撑他进行课程建设,受到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群负责人的双重指导”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纲。”该校教务处处长魏取福说,学校近年来扎实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空间。

在部分学院,新型的新生研讨课正在推开。除以往多位教授接力授课,该校新推出了一位教授主讲一门研讨课,学生入校后,可学院内跨专业自由选修。此外,小班化、研讨式教学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

课程的“重构”与组织教学的新管理形态,也让教师们逐步树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不少国家级科技成果被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国家规划教材和综合实验等教学内容。该校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重要成果“酮酸发酵法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部分内容就转化为教材章节。获奖人之一的刘龙教授,在讲授本科生实践课《发酵工艺综合实验》时,就大量引入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为了适应研究型、探讨型教学需要,该校还对教学楼实施改造,更新扩声投影系统,建立录播教室,实现上课内容同步录像。在装备交互教室,教师在交互白板上放映PPT,可以直接标注翻页,学习重点一目了然。“通过我们的互动平台,学生用手机、电脑、平板可以直接参与课堂讨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俞伟老师介绍说。

“‘新工科’建设要求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这与江南大学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未来,我校将始终以服务社会发展与产业化进程为己任,加快实施‘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为培养面向新时代的新型工程创新人才作出进一步探索。”朱庆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