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自己到书中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放逐自己到书中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张丽

难得有一天的闲暇,把自己放逐到书中。难得有一本书让人感觉像晚霞玫瑰般的浪漫,又如鹤冲云霄般的痛快淋漓,它就是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

好的文字是有容颜的,也许是为了吻合巴黎浓烈的浪漫气息,这本书的文字呈现出斑斓之色,甚是妩媚妖娆。

巴黎街头的伏尔泰咖啡馆前临塞纳河,右面西岱岛,左邻卢浮宫。从咖啡馆望出窗外,“一切都笼罩在一片金红色的晚霞之中,就像在漾开的嫣红雾色之中,撒开了一大把金色的细沙”。

安布瓦斯城堡貌不惊人,游人路过总是脚步匆匆。当你在黄昏时分、暮色苍茫之际,“经过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石围墙围着的羊群,穿过如画般的葡萄园,从山坡上缓缓下来,走进卢瓦河边的安布瓦斯城”,你可知道这里是达·芬奇最后的栖身之处?

雨果家门前的穿廊里,一位小提琴艺术家正在演奏着悠扬的乐曲,“拱顶下的背景光亮里,是一个精彩的剪影。随着小提琴琴弓的节奏,他的头顶上一撮金色透亮的头发,正在那里跳跃”。

在这样的文字背景中,18世纪法国思想界的领袖人物伏尔泰走在自我放逐的路途中;侯爵、伯爵和他们的夫人正为遭受缧绁之祸的“思想的异端”狄德罗游说奔走;还有那巴黎圣母院的广场上,卡西莫多正被当众鞭打凄声呼号,吉卜赛姑娘埃丝米拉达穿着火红的纱裙,提着一罐水,牵着纯白的山羊,款款走上刑台,她俯下身子给他喂水,长长的发辫垂至腰际,无声的举动仿佛是钟楼的钟声在静寂的人群里震荡,又如柔韧的鞭子直甩向瓦蓝无云的广场上空。

能够把游记散文写得沧桑深沉是一种本领,能够把名胜古迹背后深邃厚重的历史写得如火如炬、烛照鄙陋,则更需要有鉴古辨今的胆识和功力。

在凡尔赛宫回望路易十四,才知道原来金碧辉煌的宫殿流光溢彩的镜廊是雄心勃勃的君王急于求成的得意之作:宽大规正的水池,肃穆无言的大理石雕像,再大的树,都要把树冠修剪成棱棱角角的矩形。以后教学《凡尔赛宫》一课时又可以有一个新的视点,将凡尔赛宫的华丽堂皇、严整少趣与卢浮宫的朴素典雅、庄重雍容对照,建筑是艺术,却也免不了会投射上特定时期的政治背景。

读《巴士底狱还在吗》,我惊讶于法国君王竟然可以像开空头支票一样开出空头拘捕令,赠送给王室贵族,王室贵族可以随意将自己不喜欢的人送进巴士底狱,法律如同儿戏,人命犹如草芥;我思考法国大革命为何会爆发在政治统治相对温和的路易十六时期而不是强硬暴虐的路易十四时期;震撼于千年旧制度下的宿仇可以在瞬间伪装成革命的面孔来宣泄私恨,革命真的不该是华丽的戏剧,而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逻辑谨严的行动,以“自由”为名的无秩序暴乱与理性改革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读林达的文字,很容易让人想到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同样犀利的笔触,同样冷静的思考,带着你的思想往返于古今之间,游走在历史的表象和现实的内幕之中,腾跃深潜,跌宕起伏,岂不快哉!

一日的放逐,换来满怀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