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大写的“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找到大写的“人”

《教育的积极力量》

凌宗伟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 张家鸿

“不可以只将教育视为幻想和美梦,也不应该畏惧教育的复杂性,而应从人的发展出发,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做出我们可能做的努力。”《教育的积极力量》正是凌宗伟做出的努力之一,这本书也是基于当下教育现实的务实书写。当前的中国教育,正处于一个积重难返、亟待改革的处境。“想办法应付就是”,当一个教师身处改与不改、变与不变、突围与不突围的两难境地,作者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办法是怎么想到的?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如何寻找并获取教育的积极力量?从改变自我开始。通读此书,我明白了读与写正是作者的日常。这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每一个教师都天然具备的优势,这也让作者的见解与建议有了更辽阔和更长远的意义。

“尽职的教师不是只告诉学生是什么,更不是让学生去相信什么,而是尽其所能引发学生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求证:证真或证伪。”学生如果只会做题解答,不会提问和独立思考,怎能自主地行走于世间?但现实是,“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统一与服从”,且给学生送去“遵守纪律”“有集体荣誉感”的美誉。凌宗伟说:“如何从短浅的‘效率’眼光中跳脱出来,从利益的疯狂角逐和百般讨好中觉醒,也许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事情。”

教育中不见了“人”,又岂能算是教育?现在有一种怪现象,教师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见了“人”的大前提下,即便研究的结论再宏大,课题的级别再高,数据再错综复杂,都是假的、无用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成果,得到越多人的认可,越显得是个笑话。“我们的研究只是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寻有助于学生的生长和我们自身生长的路径的研究。”说到底,研究与课题都应聚焦于“人”。

沉沉暗夜里即便只有一点星火,我们也要坚信黎明迟早会到来。教育的积极力量要从哪里得来?从人的心中得来,从一颗颗愿意改变教育现状且乐于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的人的心中得来。整本书逾20万字的篇幅,作者贯穿其中却秘而不宣的一条主线就是找“人”,把一个个被隐没在教育乱象中的人找到,这些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教育的积极力量》其实是凌宗伟在阅读与现实相互关照、相互碰撞之后的产物。他的批判不是高喊口号的感情用事,而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实实在在的表达。正如他自己所说,批判不仅是批评,“更多的是思考与分析,就是透过对表面现象的思考与分析,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所在的思维和表达过程”。

他的批判固然有力量,却不锋芒毕露,还带有温情的底色,因为他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找到一个个大写的活生生的“人”,为了在批判中建设,在建设中完善,在完善中继续前进。凌宗伟为了把“人”找到的种种作为,其实就是为了回归教育常识,还原教育本真。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绩、录取率、就业率,而是人的成长,让他们成为一个大写的独立自主的“人”。凌宗伟的阅读、思考、写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尽力而为,可谓用心良苦,我对此感同身受。他说:“教育的过程,精神成长在先,其次才是科学获知。教育的功能在‘照亮每个人心智的理性’,唯有此,每个人才能从本源深处发出自主自能的决定和意愿。”对本书的读者来讲,收获启发固然好,更重要的是我们愿不愿意环视周遭的现实,从一点一滴的改变做起?

身为教师,我们应想尽办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要“调动学生的激情,触发学生的动力,鼓励学生质疑批判”。我们不能无视部分学生在教室里的恐惧感与挫败感,自以为是地控制管理,而从来不曾试图去了解他们。教学不仅不能模式化,更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套用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来自教参,而要更多的来自学生。“许多时候还必须同学生商量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而不单单是教师单方面根据各种要素的分析提出来。”

从《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到《教育的积极力量》,变的是叙述的视角,不变的是作者一脉相承地推动教育改变的决心与力量。读完此书,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