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以内涵发展助推学校转型升级
——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办学侧记
■卢叶青
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创办于1960年,经过近60年的风雨历程,逐渐成长为一所历史悠久、办学成绩突出、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多年来,在“和美”文化的指引下,学校坚持“对学生的和谐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积极优化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尤其在队伍建设、素质教育及文化立校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正向激励,队伍建设争创一流
在泰兴二高,领导班子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分工明确,勤于调研,团结协作,工作中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他们待人真诚,以身作则,民主管理,在工作中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严谨认真的求实精神和求同存异的团结精神,在师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每年的教代会测评,领导班子群众满意率都在90%以上。
学校中层干部作风务实,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独当一面创造性地开展本部门工作,在所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校长钱晓航带头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为年轻教师学历提升做表率;书记蔡德华投身教科研一线,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近百篇,服务教学一线;教务主任卜春富长期坚守在班主任岗位,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他们个个管理经验丰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底线准绳,号召大家向优秀模范教师学习,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推进师德形象工程。学校定期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学校有教育硕士(含在读)52人,先后涌现出“泰州市师德模范”李云、“泰州市优秀班主任”卜新国、王坤、吴鹏,“泰兴市最美教师”卜海燕、高桂琴等一批优秀骨干;学校专任教师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泰州市骨干教师28人,泰兴市学科带头人23人。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育人为先,素质教育稳步推进
泰兴二高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管理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
“全员育人”即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人人签订“一岗双职”责任书,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以班主任为主导、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通过开发实施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全程育人”即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在高中3年,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有针对性的全程导航服务。学校通过十八岁成人仪式、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红色远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感恩意识和革命传统意识。学校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并配有专职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生涯、学业、生活及心理进行指导和服务。
“全方位育人”即发挥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育人功能,形成育人合力。为此,学校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课程基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等场所,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同时,借助告家长书、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让育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在育人实践中,学校以项目为抓手,以课程为载体,在提高教师对国家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基础上,不断引领教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通过实施、修正、调整、充实和完善,让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怎么教”的层面,而是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教。教师在反思中提升实践能力,发现新的课程生长点,从而提高课程开发的品质和境界,使课程实施由单一、静态、封闭真正走向多元、动态和开放。
学校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校,学校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文化立校,学校特色亮点凸显
多年来,全校师生秉持“以和兴校、以美化人”的学校文化,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和美”文化的引领下,由“抱朴守拙、笃学笃行”的校训、“对学生的和谐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文化引领,德法同行”的育人特色、“少教多学,浅入深出”课堂模式和“温文尔雅、热情大方、自强不息、懂得孝敬”的学子精神,组成的理念先进、开放包容的学校文化体系正日益成为学校管理、师生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行动纲领。
同时,学校还重点打造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年级“和美”文化:高一年级突出文明礼仪教育,养成规范行为;高二年级突出生涯规划与学法指导,强化目标意识;高三年级突出励志和感恩教育,塑造强大内心。一个校风和畅、管理和洽、教师和谦、学生和悦的二高正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誉。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和适尚美”品格提升工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课程资源体系,多渠道、多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鲜活、适切的课程,对师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了育人模式转型。同时,通过子课程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渗透,摸索出将品格提升融入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全校形成“课课有品格、处处能育人”的良好氛围。
在特色建设方面,学校一直坚持研究项目化、项目课题化,注重实践体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到2010年,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凝练出校本特色鲜明的“和美文化”;第二阶段是2011年到2016年,实施法治文化教育,培养“有法治信仰的人”;第三阶段从2017年开始,开发“和适尚美”育人课程体系,锤炼学生方正高尚品格。
“我们着眼于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在探索中实践,在发展中创新,如今学校已经踏上内涵发展的关键台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办学特色的彰显还需较长时间的积淀。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将学校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水平推上更高的水平。”钱晓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