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华泽:钟情教育的“草根文化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乐华泽:钟情教育的“草根文化人”

■本报通讯员 卞桂富

10月21日,在盐城市盐都区尚庄番茄主题公园,一个中年人正在给几个孩子讲解与番茄相关的知识、故事。这位中年人既不是孩子们的家人,也不是学校老师,他是该区尚庄镇南吉村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华泽书社创办人——乐华泽。

乐华泽告诉笔者,1992年读初中时,他因病离开心爱的课堂,后回家务农。出于对知识的强烈渴求,1993年,他自费创办书屋,目的就是为团结青年、互助互勉、勤学苦修、服务于民。后来村里一个留守儿童因情感教育缺失离家出走,让他萌发了将书屋变成留守儿童之家的想法。他先后对本村的留守儿童家庭一一走访,撰写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几点建议》。他的建议得到时任镇、区负责人的肯定,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信心。此后,他的书社逐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假日集中活动的地方,他也义务当起孩子们的“编外老师”。

华泽书社门口有两块牌子,一块是华泽书社,另一块是南吉村留守儿童之家。村民胥国花说:“这个书社周末假日最热闹,孩子们在这里写作业、学画画、读国学经典,乐华泽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南吉村现有留守儿童22人,他们的父母在外务工,有的一年才回来一次,孩子的品德教育、学业辅导等任务全落到了爷爷奶奶身上。“农村老人知识水平有限,加上隔代亲等因素,对孩子的教育多少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乐华泽说,“我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就是想让孩子们在周末、假日能有个去处。一开始来的孩子不多,后来大家看到活动比较丰富,来的孩子就渐渐多了起来,现在周末、假日村里的留守儿童全都来这里。”

尚庄小学学生许晨瑶(化名)家住南吉村,她扳着手指告诉笔者:“在乐爷爷这里,我们很快乐。他除了辅导我们学习,有时还自己花钱带我们到生态园、农业园去开眼界。”初中学生李小花(化名)也激动地说:“我从小到大都没去过博物馆,有一回乐爷爷把海盐博物馆的讲解员请到书屋给我们讲海盐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了书本外的世界。”

尚庄小学办公室主任王红建是南吉村留守儿童之家的义工。他说:“乐华泽很有想法,每年留守儿童之家都会为一年级孩子举办入学礼,为孩子们过一次集体生日。这些看似很小的活动,却让孩子们心中有了满满的仪式感。”

谈及留守儿童之家运营费用及人员报酬等,乐华泽笑着说:“留守儿童之家就建在我家院子里,房租、水电等肯定是我掏腰包,来这里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都是义工,带孩子们外出参观游览有社会爱心人士赞助,不足部分则是我自己补上。”在周围人的眼中,老乐有点“傻”,但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当年没有机会读更多的书,这些孩子正是读书时,为他们花点钱,我愿意。”

乐华泽不仅创办了华泽书社、留守儿童之家,他还经常到学校为孩子们义务上德育课,尚庄镇认识他的人都爱称他为“草根文化人”。他还在苏北首创公益阅读漂流书屋,自己掏钱在盐城市区公共场所和尚庄镇设立了20个漂流书屋,倡导更多家庭将读过的书捐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目前,漂流书屋已成为盐城市的靓丽一景。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他入选“江苏好青年百人榜”,并被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2016年6月,他获评盐城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如今,乐华泽参与的公益活动也越来越多。

“乐华泽虽然不是教师,但是他为教育发展、为留守孩子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以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盐都区教育局局长熊新华赞许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