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支持教育健康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支持教育健康发展

编者按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聚焦如何筹好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对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新时代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江苏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未来还将推出哪些举措?本报摘要刊发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厅党组书记葛道凯的专题文章,敬请关注。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厅党组书记 葛道凯

江苏是教育大省,无论是教育经费总投入还是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都排在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2017年全省地方教育总投入2596.06亿元,比上年增长8.08%。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94.36亿元,比上年增长8.89%;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投入的比例为80.67%。当前,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经费“调结构,提效益”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面提升新时代江苏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一、全面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2016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整合优化相关经费保障和综合奖补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省财政统筹中央资金对所有市县按不低于50%的比例分档补助,苏北和苏中经济薄弱地区最高补助比例达到75%。

建立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稳定增长机制。2017年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省定基本标准,并将其他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乡镇、街道等举办的幼儿园纳入公用经费补助范围。实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将省定公办普通高中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分地区分别提高,其中苏南地区不低于1000元、苏中地区不低于900元、苏北地区不低于800元。逐步建立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按照普通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8倍以上的标准保障特殊教育健康发展。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提高至6000元,其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不低于1000元。

继续稳步提高省属高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基准定额,2018年达到13500元,实现了“十二五”以来的“八连增”。

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

一是强化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支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和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等。

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7年,省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使乡镇学校经费投入增幅总体高于城区学校经费投入增幅。

三是提升高中阶段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高中阶段经费保障机制,落实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所需经费,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重点支持示范性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

四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2010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优化高校支出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意见》,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2017年省属高校内涵建设经费支出占比达31.88%。

五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省级财政每年安排4亿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

六是建立健全各类教育扶困助学机制。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面建立。

三、以《意见》为指导,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一是尽快出台实施方案。认真研究制定江苏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坚持以“优先保障、加大投入”为根本,以“优化结构、提高绩效”为重点,积极做好实施政策的出台。

二是进一步增强保障能力。以提高服务和保障教育现代化建设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优先投入、稳定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经费苏南地区不低于10000元、苏中地区不低于8000元、苏北地区不低于7000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公用经费达到当地普通高中的1.5倍。改革完善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进一步健全高校基本支出体系,持续增加高校保基本、保运转的经常性经费投入,改革项目财政拨款体系,增加以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性经费。

三是进一步加强经费监管。全面推行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和改进预算管理,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确保教育经费规范使用、发挥效益。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