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记江苏师范大学外籍教师保罗·贝利
三尺讲台上的“洋劳模”
■本报记者 李大林 通讯员 李坤
“这枚奖章非常漂亮,代表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家人都为我感到骄傲!”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保罗·贝利欣喜地把自己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的消息,告诉了远在美国波士顿的亲人。
2008年来华执教至今,保罗已在江苏师大生活了10年。作为一名外籍教师,保罗扎根讲台,以生为友,结缘中国。“洋劳模”站立的那方小小讲台,也成了中美交流的舞台。
课比天大
一丝不苟爱较真
每天早上7:50,保罗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和背着书包进来的学生们一一打招呼。学生们都知道,提前10分钟到教室是他多年不变的习惯,而且总是穿得很正式,每一节课都是他的舞台。除此之外,保罗还有两个为人熟知的习惯:备课时间长、批改试卷和作业时间长。
保罗的学生从大一新生到研究生都有,所授课程既有英语口语等基础课,也有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基本上每学期都有三四门不同的课,教学任务繁重。但他从不照本宣科,课前会查阅大量资料,花一天时间备课是常有的事。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仅英国概况部分,他用的参考书就有十几本,教学笔记也记了几十页。这样的认真负责,成就了他课堂上的精彩。
“改试卷、批作业,他比别人慢,批完后还会认真写上评语,每次都是最后交,但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同事张晓苒说。对保罗来说,“课比天大”不是一句口号,而早已融入课堂内外的点滴细节之中。
以生为友
为青春梦想护航
“晚上好李,最近好吗?”“你好保罗,我正在准备我的毕业论文。”每周六晚上7点,校园咖啡馆里,每周一次的“外教英语角”准时开始。6年前,为让学生有更多口语实践机会,保罗联合其他几位外教共同成立了这个英语角,一直坚持到现在。
与学生做朋友,是保罗一以贯之的理念。课堂外,他指导学生以“培养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为课题,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顺利结题;他义务为有意留学的学生修改申请信和个人资料,并帮他们准备口语测试,每年都有学生在他的帮助下顺利踏上留学路;他主动帮助学生备战各项英语赛事,演讲稿从初稿到定稿,都留下了他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
10年来,对于学生的事,保罗总是乐此不疲。在2014年的全国外教评选活动中,他还荣获“我最喜爱的外教”入围奖。“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很少去考虑功利,就是一心想为我们好。”外国语学院学生王思雨这样评价保罗。
结缘中国
深爱上这片土地
2008年8月,通过一位加拿大朋友介绍,历经从波士顿到纽约、芝加哥再到北京的旅程,保罗只身一人坐上了开往徐州的列车。他不会中文,甚至拼不好“Xuzhou”这个词,只有一个江苏师大教师的手机号码。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辛辣的食物,这些困难他一一克服。10年后,他逐渐熟悉并爱上了这里。
现在的保罗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他兴趣广泛,热衷于写作,尤其是诗歌,在语言学理论、青铜文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也颇有心得。到徐州后,他又迷上了汉文化,这里浓郁的人文气息、独具风味的美食等,都深深吸引着他。
他还是个“洋雷锋”。 几年前,保罗教过的一名学生不幸身患尿毒症,急需肾移植手术,他第一时间捐助了1500元人民币。有次坐火车,看到有个老奶奶带了一大堆行李,但买的是无座票,保罗立刻把座位让给了她,自己从苏州一直站到徐州。
如今,保罗已在中国安了家,爱人是江苏师大英语教师魏芳,并有了一个4岁的女儿。为方便两人照顾孩子,学院特意把他们的课排在不同时段。“他是一个好老师、好爸爸,是个可靠的人,我们相处起来很轻松、很温暖。”魏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