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理解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对话与理解

■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 吴勇

有对话就有理解,就有谅解,就有了解。对话是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对话是相互的提醒和提携。

有了对话,教师就会关注学生起点,理解真实疑问。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知识结构重组。课堂上的学习起点,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次序(逻辑起点),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实起点)。对话中,可以将学生自学、互学、展学过程中的问题暴露出来,教师不断地进行捕捉和诊断,明确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会了哪些,存在哪些知识盲区、错误点和迷惑点,他们最想知道哪些知识。根据这些信息,教师再调整教学进度。

有了对话,教师就会关注学习形式,提升整体效能。著名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往往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共享课堂强调对话活动,不是简单的师生、生生问答,而是围绕某一主题持续开展的对话学习活动;不是问答式的线性推进,而是紧紧围绕主题的多类学习活动的串联。如此,整体效能会大大提升。

有了对话,就会关注思维发展,实现分层教学。知识是硬件,思考才是核心的软件。对话中,不必关注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应关注的是思考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无论是“组内分享生生对话”,还是“展示交流多维对话”,都应该鼓励学生有疑必质,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在质疑中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会表扬与自我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