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 文本解读策略研究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基于学生视角的 文本解读策略研究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张永林

“文本解读”是指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的感知、分析、理解、反应、综合,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成尚荣先生曾指出,教育是有立场的,教育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而不能以为了儿童的名义完成成人预设的教育意愿和目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自然离不开学生的立场,离不开对学生视角的关注。教师在把握学生视角后该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做好“引”的工作。所谓“引”,就是架设桥梁,在已知与未知、能知与想知之间为学生提供信息通道,让学生亲身感受、经历、体验,实现知识的发展和内化。

引“知”

在学生文本解读知识储备不足时给予补充介绍,一般为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文章所述内容的相关知识等。如执教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笔者发现学生对文中“责任”的内涵理解不深,其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作者的所处时代和思想主张。于是,笔者从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的身份出发,介绍了其写作背景,对社会、民众的关切和他的《新民说》,引领学生了解其启蒙思想,领悟其改良社会、改造国民的强烈责任感。

引“情”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解读文本自然要借助读者的情感体验,方能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还原为鲜活的生命,从而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但在很多时候,由于学生不熟悉文本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语言风格,很难一下子进入文本,这时教师有必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引“法” 

在解读文本时,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读文解疑方法单一,所获感受浅显单薄,这实际上是由学生思维方法单一所致。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文本解读的方法,即“朗读”“细读”“比读”上予以指导和引领。

所谓“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能调动耳、目、心、口等多种感官,具有再现作品情境、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引起心灵共鸣的功能。对文学性较强的文本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无疑将缩短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感悟。比如笔者执教朱自清的《春》,通过指导朗读,借助对停顿、节奏、轻重音的处理,让学生深切感受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及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为解读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所谓“细读”,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在语言、结构的细致把玩,发掘出文字背后蕴藏的意义和情味。但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解读,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在疑难处、矛盾处甚至“不疑处”深入发掘,潜心推敲。如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开篇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就很值得玩味,但学生往往理解不全面。笔者提示学生思考:“也”是相比较而言,那么跟什么比较呢?学生联系作者行踪,终于明白这是与国内比较,国内情况令人生厌,到国外东京也是如此。这既为下文作者去仙台作伏笔,又表现了他的失望、不满和浓浓的忧国之情。

所谓“比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相对的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选入教材的文本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其意义常常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不断发掘,纵横比较,一定能读出深层意蕴。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加深认识,还可以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比如学习《孔乙己》,不妨联系《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主题相同,都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但人物性格迥然不同。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更全面、更深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