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皆是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一草一木皆是情

《草木乡村》

孙同林 著

九州出版社

■如东县教育局 陆海舰

一直以来,对于乡村题材的作品,我都有说不出的亲近感。也许本就是乡村人,熟悉了乡村的气息,就好这一口,无乡村不欢。一字之差,农村和乡村之感,截然不同,农村之于农民,乡村之于乡人,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地,我更倾向于后者,因常住乡村,也可自称为乡人一枚,周末在乡村的花海麦浪中徜徉游历,甚是快乐。

拿到孙同林的《草木乡村》,我便迫不及待于午休时寻找乡村的记忆。乡村的一草一木、人物小吃,在他的笔下跳跃着、欢笑着、流淌着,芦苇的清香、油菜花的芬芳、年糕的香甜,为我们拉开了如东乡村淳朴可人的一幕,这是他的百草园,是他的栖息地,是他的游乐场。作为一个羡慕的读者,我向往也能常驻乡村,常沐乡雨,常听乡音,待追忆芳华时,亦能在草木间品着农家小吃,散步闲聊,叙话家常。

乡村的风一吹,便一发不可收拾,童年的记忆夹杂着如今的亲切,翻箱倒柜般的滋味在身体里酝酿。《母亲的记工册》里,“文革”时的氛围跃然纸上:每次上工,人们都要携带毛主席像,做活前所有人都要在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像前举行“一祝三前”,其时,几个老太太手持红宝书,规规矩矩举过头顶,口中虔诚地高喊:“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敬爱的林副主席身体健康。”孙老应该与我母亲年龄相仿,书中对于工分,对于毛主席,对于那一时期的生活场景,雕刻得特别清晰。让人似乎置身于那样的背景,夹杂着嘹亮的红歌在高音喇叭里翻滚播放,老母亲的宽厚、积极、好学,在其间便格外突出。

作为如东人,我对特色地道的吃并不陌生,茅针这种“野味”不是寻常人懂得的,入口的甘甜、纯美,至今想来也是口水连连——“叶间青绿中染着些微红,或者说是清里透白”“一咬入口,满嘴的清甜与清新的味道——一团初春的气息”。一群孩子围着河岸追打嬉闹,不为充饥,只为寻乐,没有作业的烦扰,没有大人的斥责,没有老师的批评,下午三四点的春光,得是一种多大的幸福。陶行知先生早就说“春天不是读书天”,但现在,真不好说,作为一个教育人,不敢妄评教育,只是觉得在这样的文字中,我们还存的那些教育理想,可以再发光彩,唤醒那些年的记忆,找寻春的气息。

“雪里蕻”这样的咸菜,出现在孙老的文集中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浓浓的雪里蕻咸菜香味散满了屋子”。“雪里蕻炒肉丝、雪里蕻炒鸡蛋、雪里蕻炒虾仁、雪里蕻炖豆腐”等各种美食,因一种咸菜焕发青春,经老不衰,就是今天,我们的饭桌也是少不了。我们启海人有句俗语叫“三天不吃咸菜汤,骨头里面酥汪汪”,最常用的吃法就是烧汤,加点文蛤,加一个蛋,汤特有的味道,实在是割舍不下,几天不吃就念想,时间一长倒还因为汤的记忆害了相思病,非得喝上一口,才能精神抖擞。咸菜白粥的享受,就是家常过往,不麻烦、不平淡,惬意生活,用一勺新菜油转个圈淋一遍足矣。

乡村的夏夜里,萤火虫绝不能少,有了它,才有乘凉,才有数着星星的天南海北。“萤火虫儿就在我们身边忽闪着不远不近地飞舞”“伴随着欢歌笑语,头顶上果真飞来了萤火虫,我们追上去,举起芭蕉扇只一扑,萤火虫便落在草丛里”,《童年的萤火虫》是孙女的快乐,也是童年的记忆。一闪一闪亮晶晶,和天上的星星相映成趣,成了孩童时光的缩影。追逐嬉闹下,或是用瓶抓几只,倒也是夏夜里不可多得的乐趣。现在的夏夜,能忍受蚊虫的叮咬,到乡间小路与萤火虫邂逅的机会似乎也不多,哪怕住在乡村,也只能在凉风习习的雨后偶尔寻觅他们的踪迹,找点记忆填充有些空白的童年时光。

几天读下来,孙同林的文笔下,如东乡村的轮廓和内容,在不断地饱满我之前的印象。每到工作思绪有些繁杂时,捧起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便扑面而来,没有任何的做作,就是纯粹地叙说,慢慢地讲述,有我熟悉的,有我不甚明了的,也有闻所未闻的,可就是这些乡土气息的文字,让轻松和舒缓纷至沓来。我知道,这是对“在乡”式写作的喜爱,而且是深入骨髓的那种。徐晓华老师对这本书的序,让我也倍感亲切,她是我读师范时的普通话老师,在她细腻的娓娓道来中,我对孙老师、对《草木乡村》有了更深理解。

合上书,浅尝之后的快感,让我欲罢不能。细读,再读,方能读到精髓、读到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