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亲历“动手做” 提高数学素养
■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徐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是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做”是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目的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富有数学内涵的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数学素养,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做”学习内容基本安排在每个练习的最后,学生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体验、理解、感悟离不开活动时间的保证,教师要根据每一次“动手做”的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
高效拓展数学课。“动手做”中有一部分需要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来探究,教师可以用一整节课的时间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利用练习课。“动手做”中有一部分可以安排在练习课中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举办快乐数学节。数学主题活动,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而且是促进学生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节”是数学主题活动方式之一,每个学期可以开设一次“数学节”,在“数学节”中开展“动手做”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灵活整合课程。课程整合是指将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相近的课程及学习领域进行整合,通过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间的联系,实现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融通。“动手做”这一内容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更加容易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灵活进行课程整合,不仅加强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进一步凸显了“动手做”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