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高职校:校企合作让毕业生成“香饽饽”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工程高职校:校企合作让毕业生成“香饽饽”

■见习记者 王琼

与其他学校毕业生双选会火爆的现场不同,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双选会已经连续几年“冷冷清清”了。“我们的学生很优秀,早就被企业订走了!”副校长张跃东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在世界、全国、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创业大赛中获奖牌数300余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最近,该校2015级地质工程系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的学生拿到一份作业,他们要对省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2000多个社会样本进行分析,在一个月内完成分析报告。像这样的作业,该系学生每学期都会有两三次。

地质工程系系主任许水林介绍说,基于“校中厂”理念,2011年,学校与省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实训基地,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生产等功能于一体,“学生早进项目、进团队,在工程实践中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许水林说,校企合作解决了学生实训条件的技术、设备等问题,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专业教师可以进入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培训,也解决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专业面窄的问题。

地质工程系“校中厂”的探索,是南京工程高职校深化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在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引企入校、“订单式”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取得良好效果。

2017年,南京工程高职校结合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际需求以及学校产学主体分离的实际,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开展合作,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成立“军工班”,实施招生与招工一体化“订单式”培养,校企“双主体”育人。

据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林涛介绍,学校与十四所签订人才订单培养协议,按照十四所人才需要联合招生,在新生中选拔组班,共同制定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组建的师资和管理团队与十四所派驻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协同工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学生在校时已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合格毕业生进入委培单位,当然不需要毕业时投简历找工作了。”林涛说。据了解,目前南京工程高职校与行业企业合办的“订单班”达22个、“冠名班”达9个。

“如何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如何将产业所需前沿的专业技能融入课程体系,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校长助理朱保华说。为此,该校通过广泛专业调研和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构建了匹配的课程体系及专业核心课程。

以建筑专业安全健康环保方向为例。建筑工程系在校企合作和调研中发现,全国中职安全类人才需求量达72万人,安全人才培养迫在眉睫。2013年,该校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展安全健康与环保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创设了岗前预防、岗位控制、事中管理、事后救护的“防控管护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学生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应安全’的认识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思想境界。”相关负责人许曙青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

“我们将继续在拓宽校企合作空间、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解答‘三张问卷’作出贡献。”张跃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