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风筝唿哨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又闻风筝唿哨声

又闻风筝唿哨声

■靖江市季市镇长安学校 顾胜庆

夜幕降临时,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柔和的春风扑面而来,忽然传来阵阵似熟非熟的风筝葫芦声。那“嗡嗡”的声音,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大约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冬去春来时节,父亲总要扎个风筝放飞空中,供我们赏玩。那个时候农村娱乐项目极少,放风筝就成了很有吸引力的活动之一。父亲扎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劈竹篾、打面糊、糊纸等。风筝准备就绪,人们帮忙搀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提风筝尾巴的就配合父亲放风筝,一旦风筝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有时由于风力不够或者风筝尾巴太长太重,不能一次性放飞成功,就得多麻烦几次。尽管春寒料峭,大家还是忘却了寒冷。

后来,父亲看见别处放风筝时还在风筝上挂了几个葫芦(又称“哨口风筝”),飞到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更增加了一点情趣。于是,他便自己制作起风筝葫芦来。至今,我还记得是怎么制作的呢。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下整个瓜的三分之二;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斜形口子(即“哨口”),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对风筝也产生了兴趣。一开始,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后来,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同伴们听说我要做大风筝,个个鼎力支持,跟着我溜溜转,帮忙扎风筝。终于有一天,我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天,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我记得,当时大伙儿的衣服都又旧又薄,小手冻得通红,清水鼻涕流个不停,可是,看着空中晃晃悠悠的风筝,一点冷意也没有了。从那以后,每到冬春大风时节,我就有了制作和放飞风筝的习惯。

不过,由于痴迷于放风筝,我也经常因误事而遭到父母亲的责骂与惩罚。记得有一年冬天,母亲让我放学后到田里打些猪草,我却偷偷带着风筝出去放飞。天黑时分,回家交不了差使了,我便自作聪明、掩耳盗铃,在草篮子下面垫上杂物,在杂物上面放些猪草,想蒙混过关。谁知父亲发现我弄虚作假,气得脸色铁青,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还罚我第二天打双倍的猪草。那次之后,我再也不敢糊弄父母亲了,只有到了真正空闲时才敢尽情地放飞风筝。

靖江老岸一带的人称风筝为“鹞子”,于是就有了“清明再放鹞,你就没得窍”的顺口溜。意思是清明时节,田野里麦苗拔节成秆了,放风筝时踩在麦苗上会断节,麦苗就会死亡,放风筝的人就被认为没有出息。所以,到了清明时节,农村放风筝的人就几乎没有了。另外,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称,如果因风力减小或断线,风筝掉在哪家屋脊上,是不吉利的事情,房主会向放风筝的人提出要求,必须请来“香烛纸马”,为房主敬菩萨,否则,房主可是不肯罢休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视也慢慢普及了,扎风筝和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即使有人放风筝也是从市场购买的多,不用自己制作了。

风筝虽然离我们的生活日渐远去,但是,每逢听到春风中风筝的葫芦声,童年的记忆就会像电影似的在脑海中回放,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