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副“镇定剂”点赞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为这副“镇定剂”点赞

■安徽宿州 梁好

“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校或学生,参加经批准组织实施的竞赛、挂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动,且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得作为招生依据。”日前,教育部发布公告,规范治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为学校和学生松绑。

如今有些学校被这样那样的名誉所累,诸如示范学校、先进学校、文明学校、星级学校等等,荣誉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荣誉,但管理还是老样子。

与此同时,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级竞赛、评选、表彰,催生了学生对竞赛的热衷、家长对证书的热捧。在学校、家长及社会看来,这些荣誉与证书就是孩子优秀的证明。一旦这些证书与招生捆绑,学生与家长对各级竞赛、补课的疯狂程度就不难想象。

教育部规范管理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给违背教育规律、破坏教育生态的乱象打了一针“镇定剂”。推进各类竞赛表彰活动彻底“瘦身”,学校管理者可以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何为理想的教育、何为真正的办学成绩;学生可以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家长可以减轻经济压力。

笔者认为,各地应依照国家、省级教育部门核准项目,坚决去除运动式、应景式、跟风式的命名和挂牌,把学校从申请表里、材料堆里、文件盒里解放出来,把校长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成绩,不是看学校获了什么样的奖项,得了多少奖牌,而是看这所学校的育人理念、育人环境是否真正为了学生。

同样,学生发展如何,也并不是靠一摞摞证书去证明,而是看学生是否身心健康、个性张扬、全面发展。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在规范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的同时,需要完善更科学、公平的评价机制,对学校及学生的发展实施正向激励,实现更好的发展。

无论学校还是家长,只有放下浮名虚誉的拖累,真正把目光着眼于“人”,致力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