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新闻点击
东大中国药大牵手 创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本报讯(通讯员 孔琪蕾 翟梦杰)3月28日,东南大学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瞄准医工交叉、药工交叉等增长点,开展新兴学科融合发展深度合作。
据悉,双方将优化学科交叉融合布局,打造学科交叉融合平台,重点突出“生物医药”主题,全面提升两校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协议,两校将在医工结合、药工结合等方面推进深层次、高质量校际合作,强力互补、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创造一流科技成果,推动“双一流”建设。
36名青年才俊受聘为苏大2018年“优秀青年学者”
本报讯(通讯员 杨舒婷 周王天)近日,苏州大学正式向来自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36名青年才俊发放“2018年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聘书,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青年师资队伍。
据悉,该校将向受聘人员提供配套经费及办公场所等支持,搭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为青年学者开展前沿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撑。一直以来,该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相继出台《苏州大学高端人才计划实施办法》《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管理办法》等多项纳贤政策,引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助推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南医大读书月首启VR技术 学生“穿越”回古代学六艺
本报讯(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陈思宇)3月28日,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用VR技术将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场景再现,学生通过手柄操作场景里的各种器具,即可体验中国古典文化精髓。
据了解,该校每年3月举办的“校园读书月”是学校经典文化活动之一。今年读书月,该校首次引进虚拟现实VR技术。戴上VR眼镜,眼前就是一座编钟,手持操作杆敲打编钟,耳边就能传来编钟声,从文物原件采集而来的声音,十分逼真。VR技术让学生一秒钟“穿越”回古代,与国学零距离接触,深刻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现代班集体建设与学生社会性发展”论坛在扬中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瞿春红)3月30日,南京师范大学、扬中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扬中市中小学现代班集体建设与学生社会性发展”德育论坛。通过现实情景案例模拟分析、班级建设故事分享等形式,聚焦班主任专业提升,德育方向引领、难点引航和现状研究。
据悉,扬中市坚持全面发展和全过程育人。一是树立德育课程意识。确定课程框架,丰富德育内容,完善学生评价,增强德育活动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二是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组建德育共同体,定期开展德育研究,坚持开展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和德育沙龙,提高德育管理者专业素养。三是提升人文熏陶实效。开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和美德少年评选等活动,组建各级志愿服务小队,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社会担当意识。
昆山千灯小学与南京晓庄学院开启新一轮深度合作
本报讯(通讯员 陈春明)4月1日,南京晓庄学院省级建设学科教育学学科研讨暨与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深度合作推进会在宁举行。推进会上,千灯小学获授“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合作共建基地”“南京晓庄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据了解,此前双方开展合作共建已长达十年,成效显著。随着昆山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千灯小学生源结构和教师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70%以上为外来人员子女,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86.9%。据此,两校将进一步制定深化合作方案,助力千灯小学在深化教学改革、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