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我们这样对择校说“不”
■扬州市育才小学东区校校长 赵华
当今中国,几乎每一个适龄儿童家庭都在关注同一个问题: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择校,已成民生热词,折射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与追求。择校热,一方面催生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一方面摧毁教育的生态与公平。党和政府密切关注民生,下决心治理择校乱象,推动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2018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作为基层学校,应该如何贯彻执行,对择校说“不”?
政策落实,让家长不能择校
近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广陵区根据国家和省市文件要求,出台史上最严“零择校”政策。育才东区校作为品牌嫁接的新办学校,一方面,严格执行招生政策,提前公布招生简章,明确施教范围,公示入学条件,简化招生流程,确保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按照划片招生,绝不招收施教区外生源,取消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行为,公布监督号码号召群众监督,坚决向“招呼生”“条子生”说“不”。另一方面,按照政策,全面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对特殊儿童实行“三全”举措——全员建档、全程跟踪、全面帮扶,保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保障入学机会公平。与此同时,学校还推行“阳光分班”“经纬排座”“班干民选”等措施,从源头上杜绝择校,让家长看到招生的公正公平,感受到择校“不可能”。
师资融通,让家长不想择校
择校之因,源于质量,系于教师。为了推进教育均衡,保证“零择校”的顺利实施,广陵区在组团办学的基础上,升格集群办学,出台教师交流办法,每年均有10多名育才本部骨干教师轮岗交流到我们东区校。为了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在轮岗骨干教师带动下,我校依据“三全”原则——全主体参与、全时空覆盖、全课程培训,将全体教师按年龄及专业素养划分为四个层次——青年教师、成熟教师、资深教师、领衔教师,推行教师专业发展的“五风”行动:全体教师师德形象有风范,领衔教师团队引领有风格,青年教师教学探索有风向,成熟教师教学研究有风采,资深教师传帮带扶有风骨。每一位教师都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成长的路径与专业发展的目标。通过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学质量的优质提升,让很多家庭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认可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想择校。
特色共美,让家长不愿择校
零择校,让择校不可能,这是治标;优质量,让家长不想择校,这是治本。在标本之上,还要治心!学校须有好特色可共美,有好文化可共享,有好品牌让家长心甘情愿不择校。育才东区校办学短短5年,传承百年育才“仁爱求真”的办学思想,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仁义礼智信”进行现代解读,构建校园特色文化。学校以幸福小镇为设计理念,建设教育环境文化;以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打造校本课程文化;以现代“仁义礼智信”为内涵,提炼学校精神文化。借助“小镇”里的小生活,让孩子们洞悉“小镇”外的大世界,促进现代公民核心素养的养成,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落实。家长肯定学校的特色,认同学校的文化,心甘情愿不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