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 黑板 课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粉笔 黑板 课桌

■海安县海陵中学 丁维香

每当听到歌曲《童年》里唱“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我就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的课堂,想起那些关于粉笔、黑板和课桌的校园往事。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个年代条件艰苦,乡村学校的设施都很简陋。老师上课离不开粉笔,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有一个情节,说是一盒粉笔要节约着用,一天只能用一支,一点都不夸张。我们那时候的情形虽不至此,但是也从不轻易浪费宝贵的粉笔。有时一支粉笔用到只剩下一小截,手指都捏不住了,老师把它揿在黑板上还能捺出来几个字。孩童顽皮,课间追逐打闹,拿粉笔头当作攻击对方的武器,如果被老师发现,是要受到严厉批评的。

那个时候,我们都自带墨水瓶上学,常常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或是有墨水滴落在书本和课桌上,就会赶紧到讲台上拿粉笔吸干。吸了红、蓝墨水的粉笔放回讲台,于是,老师的板书就有了色彩相间的美术效果。老师们一天到晚跟粉笔打交道,常常是衣服袖子和前襟上沾满了粉笔灰。记得有一位男老师,总是习惯板书完后用手去摸脸颊,结果把脸弄得像戏台上的“奸臣”,同学们想笑又不敢笑。

记忆中,儿时在教室里就没有见过一块像样的黑板。所谓黑板,就是在砖头墙上用灰泥腻子浇出黑板的形状,表层刷上黑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小鸟离巢似的换了一届又一届,黑板年复一年、任劳任怨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粉笔一笔一画地勾勒,黑板擦一遍一遍地擦磨,黑板的油漆越来越淡、越来越花,有的地方斑驳得露出里面的白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迹渐渐有些模糊,后排的同学有的都看不清楚了。更加糟糕的是,腻子层剥落,整块黑板变得坑坑洼洼,板书的时候要避开这些坑洼,老师漂亮的粉笔字和严谨的图形就有点不成行排、东倒西歪了。可是,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过抱怨和不满,都习以为常了。

今天的孩子难以想象的是,我们用的课桌不仅破旧,有的甚至是用棺材板做的。是真正从地下的坟墓里挖出来的无主或年代久远的棺材,舍不得扔掉,就用来做成课桌。一般用来做棺材的木头材质都是上好的,只是埋在地下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腐蚀,做成课桌后没有重新打磨上漆,棺材板的本色外露出来,显得破旧不堪。桌面不平整,笔尖经常会把纸戳破,或者是木头不规则的纹路使得笔画歪歪扭扭。现在想来,天天坐在这样的桌子前读书、写字,有点瘆人。但我们那时年龄小,不知道怕。

桌、凳都是长条状的,男女生合坐,男生占强,常常有意无意地占去大半张桌面,同桌之间因此天天闹矛盾,于是,课桌上就产生了“三八线”。由于年久失修,有些桌、凳坏了,缺胳膊少腿的。桌子4条腿不一样齐,就找块砖垫着;凳子剩下3条腿就小心翼翼地坐着。坐这样的凳子是需要技巧的,弄不好老师正讲着课,忽然一个同学坐歪了,“轰隆”一声,一屁股栽到地上,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还换来老师一顿“臭骂”。其实,不怪跌倒的同学,都是坏凳子惹的祸。

那些曾经的艰苦都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如今的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坐在结实美观的课桌前,老师身后的黑板变成高科技的白板,手中的粉笔被鼠标代替,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感到振奋和欣慰。但愿每个学子珍惜好光阴,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