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启蒙教育摭谈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儿童绘画启蒙教育摭谈

■南京市秦淮区文化馆 陈金晶

儿童绘画教育是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儿童美术活动方式。怎样对儿童开展绘画启蒙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近年来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对儿童进行绘画启蒙教育的一些方法。

营造氛围

处于“涂鸦期”的幼儿喜欢乱涂乱画,把绘画视为一种游戏,对绘画充满了好奇。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儿童绘画作品,看上去“张牙舞爪”“古里古怪”“歪七扭八”“青面獠牙”,岂不知,这就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美的标准来自儿童内心的感受,它比当今绘画界流行的“变形”风作品真切得多、纯朴得多。

记得毕加索说过:“我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透过这句富有哲理又精辟的论述,我们不能不对儿童绘画刮目相看。多措并举

欣赏优秀作品,引导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搜集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供儿童观看欣赏,并加以简单的讲解,使他们在视觉上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感受,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对绘画的色彩搭配、结构布局有一定的感知。培养儿童对“美”的认识,引导他们多看、勤思,通过点、线、面、色彩等美术基本造型语言刺激儿童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器官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丰富其情感分配体验,使儿童初步感悟“美”的内涵。

运用多种绘画形式,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儿童因受年龄限制,对美术活动缺乏目的性,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样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认识色彩、画材以及各种不同的绘画工具,丰富有趣的材料和工具能激发儿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在他们看来,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绘画创作的材料,因此,在绘画教学中要挖掘材料的娱乐性、趣味性,选择多样的材料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

师生互动,培养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做游戏、讲故事、听音乐等提高儿童对美的感知力。在一些活动中引导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比如可以提前布置教室,在墙上挂上五颜六色的气球,让孩子们带上自己喜爱的小植物等。活动中,让他们仔细观察:气球有几种颜色?小花小草都是什么样子?能不能帮老师画出来?要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也可以带领孩子在园内写生,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启发式问答方法讲解树叶、树木的基本特征,进而引导孩子通过绘画语言表现出这些基本特征。

多元评价

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表扬和鼓励,连成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天真年幼的孩子?所以,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但也要避免“代劳”“示范”等错误方式,把批评变成提示、暗示,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在整个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儿童的情绪,耐心倾听他们绘画时的语言。儿童具有各自不同的视觉角度、思考方式、表达方式等,同样的事物经不同儿童之手呈现出的绘画内容却大相径庭。教师应善于从绘画中发现每个儿童的优点和不同之处,并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强儿童绘画的自信心,激发儿童的创作意愿,鼓励儿童独立创作,随时对积极思考的儿童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