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老师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老师

■王栋生

“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老师”,这句话是20多年前学生毕业离校时说的。20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这样说。品味学生的这句话,回忆自己的工作经历,联想到当今基础教育的各种现象,不禁有许多感慨。

为什么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老师”?首先要从学生的位置来思考,学生需要有精神导师。学生求学,除了渴求获得知识能力,也需要有精神向往与寄托,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他们需要有“人生标杆式”的人物在身边。这个“标杆式”的人未必是历史名人,未必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也未必是媒体宣传的英模人物,而是他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值得他们学习并景仰的活生生的人。父母作为亲人,有时起不到那样的作用,或者达不到那种理想的境界。于是,他们会在学校里找寻、在社会上找寻。学校是他们生活时间最多的地方,在这里,学养高的老师,有精神感召力的学长,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景仰的人。他们需要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灵魂导师。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个人是真诚可靠的,像他们背后的一座大山;这个人坚定有力,能一下子把他们从泥淖里拉起来;这个人富有经验,总能在他们最困惑的时候点亮一盏灯……

和老教师交流时,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担任班主任的记忆。我们都教过很多学生,他们把我们的帮助记在心里,也许我们没能满足他们心灵的需要,也许我们在他们困难时做得不够有力,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工作,他们就会接受我们,我们也能问心无愧。

20世纪80年代,我担任班主任时经常写一些笔记,提出一些个人观点,这些杂记发表时,我主张的人道精神教育也曾让一些同行疑惑。我认为,学校应把班主任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人”,而不是培育精神“侏儒”,不是养育“奴才”,要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在学校找到自己的精神导师,这就必须发扬优秀的教育传统。我任职的学校是原来的中央大学附中,大概从1928年到1941年的“中大实校”时期,学校以导师(即班主任)的名字命名班级,如常任侠先生负责的班,就叫“任侠级”;严蕖裳先生负责的班,就叫“蕖裳级”……有意思的是,当时在小学部任教的斯霞老师被任命做级任时,校长犯了难:她的名字只一个字,总不能叫“霞级”吧?于是找了个变通的办法,叫“思霞级”。许祖云老师告诉我,他后来问过斯霞老师,为什么早年发表的论文会署名“斯思霞”,斯老师说起这个原委。这种以导师命名班级的做法有很多好处:学校管理工作有许多便利,学生能终身铭记老师的教诲。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荣誉感,因为他们的名字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他们必须让自己成为品格优秀的人,成为最杰出的教师。

班主任的形象会影响学生一生。一般而言,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接触的班主任也就那么五六个,或许更少,这几个人的人格素养和品格,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会有直接的作用,也对他的习惯和教养有直接的影响。

我从教之初,曾注意到一种现象:同年级的学生,精神境界、气质修养的差异会很大。为什么会那么大?为什么“班风”会有不同?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后来,我逐渐发现,班主任和主要的任课教师对学生影响很大,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引导。有些班,学生诚朴大气,有胸襟,志存高远,庄敬自强,教师在这样的班任课,从来不感到疲劳,总是感到很愉快。而有些班的学生心胸比较狭窄,遇事斤斤计较、怨天尤人,老师不好意思批评他们气质猥琐,至多只能说“怎么有点站不出来的样子”。这时就不得不看看是什么人领导这个班了,这样的班主任气质往往不佳,内心有些阴暗,不善于与人相处,忌妒心强,缺乏创造人格。真是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当年我做班主任时,每天和学生在一起,我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我做他们的朋友,他们把心里话告诉我,我是他们成长的同行者,我也在成长。正是在和学生朝夕相处的岁月里,我逐渐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教师,著名杂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