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德育活动平台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构建德育活动平台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泰州市姜堰区仲院中心小学 陈强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如今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已经不满足于在有限的、封闭的课堂内施教,应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德育活动平台,搭建展示舞台,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自主性,从而提升教学实效,最终达到让学生精神自强、行为自律、活动自主、管理自治的德育目标。现就笔者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中的点滴感受谈谈德育活动平台的建设方法。

重视文化建设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班级文化要以育人为突破口,力求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建设,让教室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发展自我的平台。学校文化则要突出人文情怀,要“小”“实”“近”。“小”指不喊空泛的口号,切入口要小;“实”指根据学校实际出发制定目标,要接地气;“近”指内容贴近学生,学生一看就懂。

开展主题教育

深入开展品德与社会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学初,根据不同年级段,确立本学期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从实际出发,贴近日常学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不断创新品德与社会主题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并将之延续为学校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主题活动,形成品德与社会主题教育模式,从而达到教育由浅入深、潜移默化的效果。

推进特色活动

特色活动一定要根植于学校大多数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之中。特色活动的受益者是学生,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坚持特色活动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发挥班级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校各个班级的团体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做到主题活动系列化、社会实践经常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通过班级团体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弘扬学校主流文化,让学生的行为在活动中得到规范、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高、意识在活动中不断强化、思想在活动中闪耀光芒。

进行心理辅导

为帮助学生排解学习、成长中遭遇的困惑,品德与社会课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心理健康咨询知识,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关心他人、面对各种压力、怎样挑战人生。开设班级心理辅导站,指导学生开展同伴心理咨询,由于同龄人之间的共同点较多,所以同伴榜样比说教更有说服力,学生彼此间的帮助更易被接受。

建立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本着“看能力、看发展、看变化、看基础”的原则,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动态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将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业成绩、思想品质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