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改“沃土”育创新“幼苗”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以教改“沃土”育创新“幼苗”

■本报通讯员 崔春琴 陈妍

近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费敏锐应邀来到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学院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在该学院,行业大咖来院、企业专家进班已是家常便饭。

近年来,如何针对企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南通大学副校长、电气工程专业带头人顾菊平带领团队下足了功夫。历经8年探索,学院形成“理论知识—工程实践—集成创新”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累累成果。

“1+N”“3+X”——

突破人才培养定式

“今天团队来了个家境贫困的小孩,可能不适应环境,基础有点儿弱。”2014年下半年的工作日志里,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华亮写下这样一段话。最终,华亮还是决定收下这个“徒弟”,并在通讯录里备注“想做课题的念路兵”。自此,华亮正式成为念路兵的导师。事实上,华亮并不是念路兵的第一导师,“大一开学,学院就给我安排了主导师,但我对华老师的校企合作项目特别感兴趣。”

念路兵提及的是学院的“1+N”导师制,“1”是主导师,“N”是随着项目不断变化的导师组,依托大量的动态科研、竞赛、校企合作形成项目导师库由学生按需选择。“华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全面发展”,在华亮的指导下,念路兵成长迅速,很快就成为团队核心。今年6月他从学校毕业,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一名工程师。

为使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参与项目的学生每遇到一个项目都要考虑各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这时候他们总庆幸课堂上学过《工程经济学》。此外,法律、管理、创造学等相关课程也是他们的必修课。

投影仪上,一张张智能家居产品的幻灯片飞速闪过,“老师,这些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应用了吗?”酷爱智能机器人的电143班李鹏飞有些激动地问。“当然!”信盈达高级工程师牛乐乐回答。类似这样的邀请行业专家走进课堂在该学院是常态,围绕“通识、基础、专业”课程群增设多元课程,成为学院经典的“3+X”课程体系。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电气工程学院人人参与,教改与人才培养并行的课程资源建设在全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高度肯定。

厚积薄发——

创新精神与学生长伴

“通大所学是我在全新方向大胆摸索的重要基础。”前不久,2010届毕业生、电062班冷嘉骥升职为某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助理。从工程师到部门经理,再到总经理助理,一路走来,他坦言,没有在学校打下的扎实基础就不会有他今天的成绩。

进入公司后,冷嘉骥看到了新能源领域的前景和空白,从无到有开发了一套控制模块,依托这套设备,公司承接了多类项目,他所在的小组也迅速成为公司独立部门。

学院毕业生郭军亮现在是南通某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刚进公司时,他收到了一些公司产品的市场反馈和投诉。郭军亮直面问题,用1年时间做成在线检测及剔除系统,解决了问题,他所承担的课题还连续3年获得省行业QC成果发布一等奖,为公司赢得了荣誉。“公司现在一部分管理或业务骨干都是母校的毕业生,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这是一件多自豪的事!”郭军亮说。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也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该公司总经理陈海兵对以郭军亮为代表的通大毕业生赞赏有加。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出累累硕果,目前,无锡华润、中天科技、振华重工、龙源电力等上市公司,遍布着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群体。

“自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学院学生创新能力、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堵俊说。多年来,他坚信工程教育不是培养“年轻的机器人”,而应激发年轻人去创新。

在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看来,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电气工程学院的做法对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基因,更好服务于区域创新、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搭台唱戏——

人人都有自己的天地

今年7月,在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展示大厅内,一个名为SkyCatcher(天空捕手)的网购无人机投递系统赢得一致称赞,它能通过GPS定位抵达用户并在识别ID后自动打开智能快递箱,接收包裹投递、关闭舱门。这是南通大学电气专业学生参与设计的创新课程团队挑战项目,也是他们在国际舞台留下的精彩一笔,广阔的国际舞台背后,是学院搭建的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位于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创新实验室内,学生正三三两两席地而坐,专心调试机器人,200平方米的场地内零件、模型随处可见,类似这样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专门用房还有5间,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实践空间,学院把能利用的教室都挤出来做了实验室。

2017年6月,由该校8名电气专业学生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创新项目“焊后焊缝三维跟踪及应力处理机器人”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决赛上斩获一等奖。奖项背后是长达2年多的辛勤付出。从项目启动的那一刻起,实验室成了团队成员田肖杰的家,临近比赛前几个月,他更是吃在实验室、睡在实验室。“这一技术弥补了国内全自动焊后超声应力消除系统的空白,创新性地解决了制造业企业实际技术难题。”指导老师华亮自豪地说。

这一好消息,鼓舞着埋头于“全国焊接市场产值研究报告”的电气研2017级学生蒋凌。与田肖杰团队不同,这一团队的项目更专注于产品的包装推广与市场应用,他们正积极为2018年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做准备。

“才干在求索中积淀,理想在创新中腾飞”,醒目的红色标语、数不清的奖状奖杯,激励着通大电气工程专业学子在各自的舞台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