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无锡市长安第二中心幼儿园 陈奇艳

引导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明确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这是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基点。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自由——贯穿于游戏始终。游戏是儿童的权利,自由是游戏的根本。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应该得到充分保证,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充满了游戏精神,让游戏伴随幼儿在园生活的每分每秒。制订计划是游戏自由的前提。游戏开展前,教师首先要充分学习与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确定每个游戏区的教育目标,将“学习标准和课程目标整合到游戏中”。 这样的一份游戏计划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此外,要重视过程中的书面记录,可以让教师反复参考,发现不足。有序的游戏环境是自由的基础。布置得井然有序的教室能传达一种秩序感和结构感,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的活动,为幼儿充满创意地操作游戏材料提供发挥的空间。游戏区域的设置、规则的确定、区域标识的制作可通过幼儿的自主协商参与,区域划分明确清晰,并注意动静分离。同时,环境也会根据主题进程、生成活动等不断改进的。材料的投放与改变是自由的关键。幼儿园的材料选择应以低结构游戏材料为主,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自然。同时,可以借助游戏材料的提供,反映幼儿生活经验、传统节日、民情风俗等。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参与程度来推断是否需要改变。

自主——体现于幼儿立场。自主体现了对幼儿充分的尊重。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儿童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暗示感受性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在教育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或意想不到的效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部分也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 基于这两点,不难发现,我们应站在儿童立场开展游戏活动,让孩子拥有游戏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意愿。首先是自主选择。教师应指导幼儿建立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与伙伴,并决定游戏进程。其次是自主管理。游戏中的自主管理体现在游戏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幼儿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规避问题、解决问题。在很多幼儿园教室里,我们可以看到由幼儿自主协商后确定的游戏公约,大多以幼儿最擅长的绘画的方式呈现,对幼儿的游戏具有提示和指导作用,这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式。另外,同伴互助或借助材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创造——迸发于每次游戏。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内心的需要和冲动的内部表现,是儿童的天性,正是在游戏中,最能表现儿童的创造性和自动性。”所以,只有将幼儿置身于一个开放的游戏环境中,让他们大胆地去想、去说、去做,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才可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高。幼儿的游戏分为三种状态:混乱失控游戏、简单重复游戏和有目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游戏只有成为有目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一是贴近生活,紧扣文化,适时创造。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有进行创造的空间,游戏化方式能为他们进行创造提供一个跳板、一座桥梁。二是情绪感染,激发创造。幼儿有丰富的情绪情感,高水平的游戏有助于幼儿应对自认为控制能力之外的事件和情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而表征的增加,也有助于幼儿梳理、反思自己的行为,为游戏创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