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吕梁八碗香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垂涎吕梁八碗香

■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 张春恩

我爱吕梁的山,绵延30公里,兼具南秀北雄之长,山势挺拔、奇险俊秀,每一座山峰都是一部厚厚的书,不仅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还有许多故事,值得静下心来阅读。我爱吕梁的水,四季涓涓奔流的咕噜泉、宝马泉……像一首首清亮悠扬的歌谣,把吕梁渲染得神采飞扬、灵动迷人。吕梁湖最为辽阔壮观,水天相连;白塔湖犹如美人春卧,脉脉含情。

我更垂涎于吕梁的八大碗。吕梁美食历史悠久,以吕梁湖里水草鱼虾、吕梁山上山肴野蔌名闻四方。吕梁八大碗的美名得益于川上书院在当地的巨大影响。明嘉靖十四年,徐州吕梁洪工部分司员外郎张镗在凤冠山上建一书院,因有感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将书院命名为“川上书院”。历朝徐州府均在该书院设童生考场,直到清末光绪最后一次开科取士为止。每届考试期间,学子们7人坐一桌用餐。菜分四碟八大碗,四碟为鲜果,八大碗为荤菜六、素菜二,又叫“干八碗”。久而久之,“吃过八大碗”一词就成为当地文采出众者的代名词,流传至今。

吕梁人为了不让流传几百年的八大碗失传,整合当地美食资源,于2009年5月隆重推出“吕梁八大碗”菜谱,根据不同季节推出不同菜肴。目前的八大碗主要为“大丰收”“时鲜野菜”“水煮豆腐”“红烧狮子头”“滋补羊肉”“清炖鲢鱼”“地锅山黄鸡”。上菜时全部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好吃实惠,吃起来爽口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每每吃完八大碗,打着饱嗝,我总要再次登上川上书院遗址。眼前的川上书院早已人去屋坍,只有一座亭子和一块川上书院的牌匾,刻录下学子们往日用功的琅琅书声和考试期间聚餐的热闹喧嚣。自明嘉靖至清光绪年间,这里是本地区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圣地,也是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用传统美德教书育人、化民成俗,一度成为这一地区人的精神家园,它培养人才、研究学术、繁荣文化的功能被永久载入了史册。

静坐川上书院亭下,聆听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远眺吕梁学校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的身影,耳边传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亦真亦幻,如醉如痴。

我突然想到,川上书院的重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是一个地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地和平台,复活古代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打造一种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可以使其率先成为该地文化和艺术中心,并不断向四周辐射。再与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就会提升本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为改善地区社会道德风尚作贡献。如果针对中小学生这一受众群体,创设“接地气”的传统文化体验方式,一定会倍受学生、家长的青睐。例如在元宵节,将与元宵相关的赏花灯诗词、花灯手工制作、猜灯谜等系列元素融入活动中,定能寓教于乐,事半功倍。在教授国学经典《千字文》时,发放线装书,邀请家长一起坐在书院中诵读,回归本心,气氛一定好,它毋庸置疑会成为味盖吕梁八大碗的饕餮盛宴。

看着眼前的川上书院遗址,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