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修德进业 砥砺前行
——海头高中教师自主发展纪略
■庄昌才
教师是学校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力量。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学校。没有一支技艺精湛、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学校的强盛。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是连云港市赣榆区的一所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坚持激发、协助每一个教师探索、构建适宜自身施展才华的最佳坚实平台,涵养教师的文人气、书卷气、学者气,不断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境界,不断强化榜样示范,树立师德典型和专业标杆,努力打造成创新型、建构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发展共同体。该校注重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从满足教师需求入手,为城区教师开通校车,提供平价净菜,接送教师子女上学,筹建青年教师公寓,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关心教师,增强教师的幸福感。从促进教师素养提升入手,定期进行“以考代训”“师生同考”等校本业务培训,加强教学过程监控,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学科竞赛,评选“星级教师”“星级班主任”“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等活动,以考培评聘激励教师,增强教师的紧迫感。从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入手,通过备课组每日教学研讨会、教研组每周教学沙龙,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实施录像课制度,对教师的随机课、汇报课、示范课进行及时录制,通过教师自评、备课组互评、邀请专家点评,提炼亮点、剥除弱点、充实盲点,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以比学帮超引领教师,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引导着广大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跨越发展。
多年来,海头高中始终坚信: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支撑,建设教师团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力量。校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举措,突破常规思维,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学榜样、带新秀、树名师,提速青年教师培养进程,形成学校教师发展的长久机制;通过同学科教师间互助合作、团队学习,优化教学流程,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构建学科课堂的精品示范;通过推选名师、筛选优课,建立学校优秀教师精品资源库,努力打造学科引领课、优质示范课,带动全体教师参与课堂实践的能动意识、责任意识和境界意识;通过评选星级教师、星级班主任等系列活动,加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树立教师群体的优秀典范,引领教师团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一所学校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高度。一个自觉自主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带来的是不断变化、更新的“源头活水”,不仅实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更让学校充满无尽的生命活力。海头高中通过打造“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发挥学科中心组的合力效能;通过推进“每日教学研讨会”活动,升级集体备课的内涵,完善学科中心组的职责;通过发展校际联盟共同体,集思广益,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都催生着促和谐、重合作、高品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化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直接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内涵和文化底蕴。该校还不断创造条件,为更多的教师搭建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开设市县公开课、教育教学讲座,从而提升了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头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82人,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市港城名师4人、市学科带头人11人、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14人、市“333”骨干教师38人、区“411”骨干教师49人。全体教师精诚团结、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不断将自己的学科专业发展推向新高度,驱动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提升。经过多年的锻造,该校涌现出一批专业水平高、业务素质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推动着学校向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有特色的江苏名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