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教育来自哪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温暖的教育来自哪里

■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 吴 勇

温暖的教育来自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可以美化容颜,可以使人聪明,可以滋养灵魂。最近,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继《诗词大会》之后再度火爆,正应了苏轼“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句。周国平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我们精心打造的每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都会通过阅读节、读书会、图书推介、新书发布等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真正让阅读成为全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从而让孩子们轻轻地拂去蒙在心头的灰尘,慢慢地融解心灵的防御之壳,渐渐地唤醒内心深处生命的本能与品质。我觉得周国平叙述的故事中的那个读书少女,就像是我们新教育学校的孩子一样。

温暖的教育来自微笑。微笑不过是很简单、很微小的一个表情,但也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一。面带微笑已经成为服务行业的一个基本要求。美国旅游业大亨康纳·希尔顿每次到下属的旅馆视察,总要问员工:“你今天对客人微笑了吗?”以微笑服务为依托,希尔顿旅馆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旅馆之一。可见微笑的力量是巨大的。温暖教育的最低要求就是微笑。因为,学生最需要微笑。他们心地单纯,就像晶莹剔透的美玉。他们喜欢微笑,也希望周围的人给他们以微笑。在他们的世界里,微笑就是阳光,就是和风,就是细雨,是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因此,在新教育的课堂中,在师生相处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都要面带微笑,这样就会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的学习情绪,进而产生奇妙的效应。据专家测定,学生在积极状态下学习的效率,能比在消极状态下学习的效率提高30%到45%。可以说,微笑是学生的企盼,微笑的教师是温暖的,是美丽的。教师的微笑是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我今天微笑了吗”已成为新教育学校中每位师生每天的必答题。

温暖的教育来自赞赏。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许多老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后,他的班主任却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其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予以赞赏,并鼓励他学化学。最终,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个例子启示我们,要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善于发现闪光点,并加以赞赏。赞赏实质上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来满足你对他的期待,这在心理学上叫作“赞赏效应”。教育,离不开赞赏。新教育有一条重要的理论就是潜力论——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赞赏就是赞美和欣赏,就是理解和尊重,就是宽容和关爱,就是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赞赏是明灯,能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以光明;赞赏是阳光,能给处于寒冷中的人以温暖。

温暖的教育来自合作。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也是一个合作的世界。所谓抱团取暖、强强联手,就是强调合作中的双赢。如果个人在孤单的学习之路上,有来自同伴的鼓舞和启迪,也许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多一些坚持的力量,少走一些弯路。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与同伴共读一本书,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懈怠,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尤其是在阅读一本难度比较大的著作时,团体共读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温暖教育特别需要合作。合作就是互动,就是对话,就是互相取长补短。无论是德育活动,还是课堂教学,大家在合作中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彼此温暖。成员们拥有了共同的学习经历,彼此见证了对方的成长,从而相互间逐渐形成一种亲密的同伴关系和能够彼此理解的思想与话语系统。这样的温暖教育,必将让学校成为大家心驰神往的精神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