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外教育对比中 看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立意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从中外教育对比中 看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立意

■孙其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4次产生较大影响的中外教育对比。第一次是1992年由《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的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和推动;第二次是2009年上海参加PISA测试取得优异成绩引起的对中外学生学科学习的关注;第三次是2011年《虎妈战歌》引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第四次是2015年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引发的中西方教育教学对比。

这4次对比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立意有4点启示。

一、以精神建设、文化培育立场看待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以全球视野,在梳理江苏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亮出江苏教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自觉一步。如何提炼出江苏教育的文化并以此统领江苏教育发展改革,这是谋划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举措。

二、以人的发展立场看待江苏教育育人模式的创新。如果说教育文化是魂,那么育人模式就是纲。江苏教育要在育人模式创新上求突破,就要在教育文化统领下建构育人系统、育人框架、育人流程。

三、以教育核心竞争力的立场看待教学改革。江苏教育的转型发展要从课堂落地,打造有深厚传统底蕴、有前沿探索的“江苏课堂”。

四、以全省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的立场看待教育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江苏教育发展一个重要的矛盾是区域不均衡和校际不均衡,在服务“聚焦富民”这样一个大局中布局区域教育发展,“富民”应从“慧民”开始。

(作者系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