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拼,这才是青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敢想敢拼,这才是青春

——2016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艳芳

她是江苏大学的郭丽娜,罹患白血病、骨髓移植休学2年后坚持复学,并以优异成绩考上研究生;他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生朱印龙,这位学术达人迄今在国际期刊上发表22篇SCI学术论文……6月13日,2016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从全省百余万大学生中脱颖而出的10名大学生年度人物登上领奖台。他们为什么能荣登榜端?身上有哪些特质?日前,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10名大学生年度人物中有3个学霸,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钱墨痕便是其中之一。他出生于1994年,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省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首届“导师制”学员、南通市文联签约作家。他先后在《儿童文学》《雨花》《小溪流》《时代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逾50万字。

钱家少年,阳光开朗,且满腹诗书,钱墨痕是一个“文字比名字还要动人”的青年作家。他关注生活,勤于笔耕,文字细腻灵动,富有张力。“他的文字里有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文学新人。”著名作家毕飞宇如此评价。

自立自强、无私奉献,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张琪和南京师范大学郭秦的经历让人感念至深。

张琪因出生时保温箱内缺氧而双目失明,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她从小学习唱歌和电子琴。看不见世界的她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最终,她以一周学习一首乐曲的速度赢得了“琴魔”称号,仅用3年时间就达到了钢琴十级水平。

大学期间,张琪每次上课都用录音笔录下老师的讲解,课后一遍又一遍地听,并整理成盲文笔记。在与普通学生同班学习的情况下,她的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和专业第一。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张琪完成了华丽蜕变。2014年,她参加韩国亚洲音乐舞蹈节,荣获声乐大赛民族唱法独唱金奖;2015年,她在镇江市盲人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她获邀参加奥地利萨尔茨堡国际华人艺术节并获声乐大赛金奖。

郭秦的故事要从小学二年级时说起。那一年,7岁的小郭秦因创作童话《老虎和小老鼠》荣获“西湖杯”全国青少年文学大奖赛二等奖,并拿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000元奖金。兴奋之余,小郭秦想到了福利院的孩子们。“爸爸妈妈,我想把我的奖金捐出来,帮助福利院的小朋友好吗?”父母听了女儿的提议,意外之余欣慰万分,二话不说满足了她的愿望。

有了这个开始,郭秦的文学创作、扶贫捐助一发不可收。14年来,她向390名贫困生捐助奖学金和书稿费22万元、图书2800本、衣服600件。其实,郭秦的家庭并不富裕,母亲下岗已15年,一家三口全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生计。她说:“爸爸不抽烟、不喝酒,把钱省下来给我买课外书,我也要像爸爸那样把钱节约下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河海大学冯全跻身大学生年度人物,凭借的“门票”是创新创业。不过,谁都没想到他的创业之路是那么一波三折。

大一下学期,冯全创办了“河海三号”校内商业期刊,填补了当时学生与校外商家沟通的空白。然而好景不长,“河海三号”日渐衰落。于是,他又瞄准了“3D打印”。也就在这时,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休学一年,挑战未知。

休学期间,冯全顶着巨大压力同时开始4个项目的经营,创办了“常州比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尽管有着足够的冲劲与信心,但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举步维艰。经慎重考虑,冯全将所有精力放回“比由校园”项目。可正当“比由校园”兼职者达300余人、覆盖10多所高校的时候,“达达配送”巨头进入校园,冲击了线下配送业务。无奈,冯全只好转变商业模式,开始为学生宿舍提供精确服务,同时积极寻求融资。

2015年底,冯全转变思维,将他的创业经历、技术经验与投融资资源进行整合,“比由技术工场”由此诞生。他成了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不仅提供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更打造了创投界别具一格的BP(商业计划书)快速反馈产品。

创业5年,4次失败,3次获得风险投资,目前“比由技术工场”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共孵化了10余个项目,其中3个达到了A轮融资,公司规模也突破41人,并且获得了15名投资人、2家投资机构联合投资数百万元。